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教育与社会研究丛书

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教育与社会研究丛书

  • 字数: 292
  • 出版社: 南京师大
  • 作者: 汤美娟|责编:王艳//徐文娟|总主编:程天君
  • 商品条码: 97875651445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底层乡村民 众立场,探究内含于传统 和现代教育观念中的思维 方式、现代教育观念在乡 村的“再生产”机制及遭遇 到的“重构”和“再解释”, 以此展示底层视角下的乡 村教育观念现代化历史图 景。为深入理解这一历史 图景的细节,本书采用历 史的批判民族志,对苏北 M村这一经历了现代教育 观念“再生产”及不同教育 观念碰撞的个案进行了较 长时间的田野研究。在此 过程中,研究者对该村50 多位乡村民众进行了深度 访谈,获得了丰富的访谈 资料,同时收集了相关地 方志、县镇教育政策文本 和学校教育制度等文献资 料,并通过对这些访谈资 料和文献资料整理、编码 和分析,形成了本书的框 架和结构。
目录
九九归一: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研究丛书》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反思现代性:乡村教育研究的应有立场 二、民众教育观念:反思乡村教育现代性的视点 三、历史的考察:反思乡村民众教育观念的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精英群体:乡村教育观念研究的方向之一 二、乡村民众:乡村教育观念研究的方向之二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式:定性的理解 二、研究策略:历史的批判民族志 三、研究技术:文献与访谈 第四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 二、研究现场的进入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 四、研究现场的退出 第二章 知识、权力与教育 第一节 知识社会学:现代知识的结构限制 一、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二、知识社会学的基本架构 三、知识社会学的现代性反思 第二节 权力与规训:现代知识的再生产 一、微观规训技术:现代“知识—权力”运作的机制 二、学校教育:现代“知识—权力”运作的枢纽 三、表达—互动论:现代“知识—权力”运作的内在张力 第三章 “务实求验”:M村人教育观念的传统思维 第一节 1949年之前M村的生活与教育 一、以土地为中心:1949年之前M村的生活环境 二、简单与松散:1949年之前M村的私塾教育 第二节 “务实求验”:M村人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务实求验”思维方式的基点 二、“务实求验”思维方式的脉络 第三节 底层思维的展现:“务实求验”下的教育观念 一、一种参照:传统教育观念的精英视角 二、“务实求验”:传统教育观念的底层视角 第四章 传统主导型互动: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漂浮(1949—1978) 第一节 M村的生活与教育 一、巨变的惨痛:M村的生活环境 二、朴素的现代性:M村的学校教育 第二节 “政治式”思维下的现代教育观念萌芽 一、“人”观:主客的张力 二、知识观:科学与技术 三、教学观:计划与系统 四、评价观:科学与筛选 五、管理观:制度与变通 第三节 现代教育观念的“务实求验”化 一、“人”观:简单劳动力 二、知识观:识字 第五章 双向异质型互动: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分化(1978—1998)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M村的新生活 一、土地生活的变化 二、走出土地 三、走出乡村 第二节 现代教育观念的新特征 一、政治意识形态的褪去 二、“理性”思维的深入化 第三节 M村民众教育观念的群体差异 一、间接规训的结果:M村普通民众的教育观念 二、直接规训的结果:M村文化人的教育观念 第六章 理性主导型互动: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霸权(1998年至今) 第一节 新世纪M村的生活变化 一、大学生“先例”的增加 二、低知识含量工作收入的提高 三、大学生生活信息的进入 四、传媒电器的增加与收视习惯的改变 第二节 现代教育观念的“理性”精致化 一、追求高效的教学观 二、追求发展的评价观 三、追求精准的管理观 第三节 M村民众教育观念的理性主导 一、“人”观的“务实求验”化 二、教育方式观的“理性”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