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 字数: 263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杨国荣|责编:乔健
  • 商品条码: 97875760001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年) 是明朝杰出的哲学家、军 事家。他于1499年考中进 士,1506年因触怒刘瑾, 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龙场驿 栈驿丞。在龙场期间,他 对《大学》有了新的领悟 ,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 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 误也”,写了《教条示龙场 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后任都察院左金都御史。 1519年平定宁王朱宸叛乱 。晚年立院讲学,1529年 在平乱归途中病逝。王阳 明创建了心学,提出心即 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 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本书从理论层面对心学 内在的哲学意蕴作了深入 分析,具体阐释了心学中 心体与性体、本体与工夫 、言说与存在、德性与规 范、存在与境界以及心物 之辩与天人之际等重要理 论问题,并探讨了其中蕴 含的哲学意义。 作者从一个新的视野出 发,对阳明心学展开多维 度的阐释,思路开阔,创 见颇多,具有开拓性,很 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杨国荣, 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作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为学、为道与为人 一早年经历与哲学问题的萌发 二多向度的探索 三龙场悟道 四事与思 五晚岁的弦歌诵读与哲学论辩 第二章 心体与性体 一历史的前导 二心体的重建 三心与理 四心体与内圣之境 第三章 心物之辩 一沉思存在的二重路向 二心与物:意义世界的建构 三天人之际:存在与境界 第四章 良知与德性 一成就德性 二化德性为德行 三德性与规范 第五章 人我之间:成己与无我 一成己:成就自我 二万物一体:个体间的沟通 三无我的二重意蕴 第六章 本体与工夫 一作为本体的良知 二先天之知与后天之致 三本体与工夫之辩 四意见的悬置与解构 第七章 知行合一 一知行秩序与过程 二知行互动与人伦的理性化 三销知入行与销行入知 第八章 言说与存在 一心体与言说 二名言与道 三“说”与“在” 第九章 心学的内在张力 一无善无恶与可能的存在 二可能的展开 三二重趋向与内在的紧张 第十章 心学的分化与演变 一心体的展开与性体的回归 二致良知说的衍化 三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 附录:理学的衍化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