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侗族武术文化传承之道--两个侗拳之乡的比较研究/中国侗族研究丛书

侗族武术文化传承之道--两个侗拳之乡的比较研究/中国侗族研究丛书

  • 字数: 40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忠杰//龙宇晓|责编:王莎莎//刘亚楠|总主编:龙宇晓
  • 商品条码: 97875203671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课题组于2017— 2018年多次深入贵州省天 柱县渡马镇甘溪村、黎平县 双江镇觅洞村,对侗族武术 进行对比性田野调查之后形 成的成果,结合这两个侗拳 之乡的历史沿革、民风民俗 与生产生活等社会历史背景 ,主要从侗旅武术的历史渊 源、技战术体系及特点、伦 理体系、传承与发展、社会 影响等方面探讨侗族武术的 传承之道。 侗族武术具有浓郁的民 族特色和典型的地方特色, 而分属侗族南北方言区的侗 族武术则有着各自的特点和 不同的传承方式。其中,甘 溪村为“旅游(外生)型”传承 模式,觅洞村为“民俗(内生 )型”传承模式。本书的成果 可为我国民族地区健身康养 事业的推进提供参考,对于 了解侗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和 文化传承也有所裨益。
目录
导论 研究缘起与价值 一 研究缘起 二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内容方法和预设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预设 甘溪篇 引言 魅力村落:抹不去的集体记忆 第一节 村寨概况 一 甘甜之溪 二 功夫之溪 第二节 六姓人家 第三节 生产与民风 一 生活之道 二 彪悍民风 生存与发展:甘溪侗家拳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峥嵘岁月 一 历史渊源 二 经典故事 第二节 村寨械斗 第三节 生活困扰 一 艰难前行 二 外出收徒 第四节 合为一体 开放与保守:甘溪侗家拳的技术本体 第一节 花架与表达:甘溪侗家拳的内容体系 一 组成与结构 二 名称与口诀 第二节 训练与解释:甘溪侗家拳的训练体系 一 基础功法:三角步与矮桩 二 功力训练:从石锁到药功 三 解释系统:侗寨武术实战 外显与内隐:甘溪侗家拳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技战术特点 一 山地特征 二 以快制胜 三 独树一帜 第二节 文化特征 一 舞龙与花架 二 时间与空间 三 伦理与道德 四 融合与交流 第三节 功能价值 一 防身自卫 二 强身健体 觅洞篇 比较分析与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