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 字数: 56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天杰|主编:朱汉民
  • 商品条码: 97875161450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4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张天杰,1975年生,浙江桐乡人。2006年进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09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13年进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现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曾获得 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项。研究方向:浙学、宋明理学、明清思想与文化。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第一章 明清鼎革之际的刘门师弟子 第一节 刘宗周出处与生死的抉择 第二节 生死:刘门弟子的殉明与抗清 第三节 出处:刘门弟子入清之后的人生抉择 附论 刘门弟子的逃禅 第二章 蕺山学与蕺山学派的形成 第一节 蕺山学的建构(上):学术谱系 第二节 蕺山学的建构(下):交游以及学术异同 附论 刘宗周与东林学派以及东林党 第三节 蕺山学的统合性 第四节 《人谱》与证人改过之学 第五节 刘宗周的讲学与蕺山学派的形成 第三章 蕺山学派的分化(上):张履祥与尊朱辟王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张履祥所受刘宗周学术影响及其师门“补救”之功 附论 张履祥与其他转向朱学的同门 第二节 张履祥“敬义夹持”的工夫论与清初理学的转向 第三节 张履祥对王学的批判与尊朱辟王思潮的兴起 第四章 蕺山学派的分化(中):陈确与形上玄远之学的没落 第一节 陈确所受刘宗周学术影响及其所承继的“千秋大业” 附论 陈确、张履祥与浙西学人的集社 第二节 陈确的素位之学与形上玄远之学的没落 第三节 陈确《性解》及其对宋儒人性论的批判 第四节 《大学辨》之辩:以陈确与张履祥的论辩来看蕺山学派分化 第五章 蕺山学派的分化(下):黄宗羲与蕺山学的继往开来 第一节 黄宗羲所受刘宗周学术影响及其对师门的护持 第二节 黄宗羲《明儒学案》与刘宗周的承继关系 第三节 黄宗羲与清初的证人书院以及讲会宗旨的转向 附论 从刘宗周到黄宗羲:越中与甬上两代证人书院之比较 第四节 黄宗羲对陈确的学术论评及其“一本万殊”论 第六章 全祖望对蕺山学的承继与对蕺山学派的表彰 第一节 全祖望与“黄氏遗书”以及对黄宗羲的表彰 第二节 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及其对刘宗周、黄宗羲的承继 第三节 全祖望讲学蕺山书院以及对刘门的追慕与表彰 附论 门户之见:关于《子刘子祠堂配享碑》的质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