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荫麟书评集(精)/张荫麟作品系列

张荫麟书评集(精)/张荫麟作品系列

  • 字数: 249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张荫麟|编者:李欣荣|责编:梁宏宇//姚安峰
  • 商品条码: 97873032287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后“五四”时代成长起来 的新一辈学人受传统道德伦 理的制约愈少,故能接纳西 式的学术批评,而产生出众 多生机活泼、直指问题核心 的书评文字。被誉为“天才 史学家”的张荫麟在民国学 界以善写书评著称。他在人 读清华学校的第二年,因撰 文质疑乃师粱启超的老子在 孑L子后百余年之说而一鸣 惊人,此后因家庭环境和师 友鼓励又多作书评。其中少 数为介绍性质的文字,更多 的则是品评学术的激扬之音 ,往往风格多元,文字犀利 ,一针见血,可谓当时的学 术生态实景,有助于了解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人文学界的 风气。
作者简介
张荫麟(1905—1942),著名历史学家,号素痴,广东东莞人。张荫麟出生官宦之家,1923年考入清华,不久即在《学衡》杂志发表文章,受到清华国学导师梁启超的赏识,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张君为清华近年学生品学俱佳中之人。”张荫麟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归国后相继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浙江大学等校。张荫麟学贯中西,在文史哲方面均有很深造诣,曾被中国史学界寄予厚望,钱穆说:“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然而,张荫麟于1942年不幸英年早逝,享年37岁。张荫麟的逝世引起学界一片惋惜,陈寅恪、钱钟书、熊十力、吴晗、冯友兰、钱穆等师友纷纷发表文章,对这位“天才的史学家”表示哀悼。
目录
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 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决疑录之一) 评李泰棻《西周史征》 附:李泰菜君来函 续评《小说月报》“中国文学研究号” 评《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论文 评郭沫若译《浮士德》上部 评三宅俊成《中国风俗史略》 评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评梁乙真《清代妇女文学史》 评《燕京学报》第三期 附:冯友兰君来函 《清华学报》中的“撰著提要” 评《清华学报》第五卷第一期 答朱希祖君(附来书) 再答朱希祖君 评杨鸿烈《大思想家袁枚评传》 评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 评雪林女士《李义山恋爱事迹考》 评卫聚贤《古史研究》 所谓“中国女作家” 论作史之艺术(译) 评容庚《宝蕴楼彝器图录》 与容庚论学书 《文学副刊》复于君函 附:关于“九州”之讨论 于鹤年君致《大公报·文学副刊》函(节录) 戴闻达英译《商君书》 评《中国哲学史》上卷 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几个问题——答适之 先生及素痴先生 评《中国哲学史》下卷 附:著者答 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梁漱溟先生的乡治论 评孙曜《春秋时代之世族》 读《南腔北调集》 《古石刻零拾》序 评冀朝鼎《中国历史中的经济要区》 跋《梁任公别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