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生活世界的图像交往研究

当代生活世界的图像交往研究

  • 字数: 289
  • 出版社: 四川大学
  • 作者: 张一骢|责编:张伊伊
  • 商品条码: 97875690324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张一骢,男,1988年生人,甘肃定西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5级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生产与文化产业。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当代生活世界中的图像转向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图像 第二节 审美进入日常生活——图像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图像与公共领域 第四节 当代图像的生产—传播机制 第五节 当代图像的接受特征 第二章 交往论视野下当代图像的功能及行为探索 第一节 “没有目的”的图像——以纪录图像为例 第二节 目的(策略)行为的图像——以新闻图像和广告图像为例 第三节 规范行为的图像——以工具性“符号图像”为例 第四节 戏剧行为的图像——以艺术图像为例 第五节 游离于“交往行为”的图像——以Web 3.0表意图像为例 第三章 图像交往的语用学研究探索 第一节 图像如何被看作一种符号甚至语言? 第二节 图像的“语用学”——以言行事的交往功能 第三节 图像符用功能的示例与溢出——以品牌Logo为例 第四节 对图像符号学和语言学的反思——一种批判的视角 第四章 图像交往的感性维度研究 第一节 “物感”——艺术图像的感性力量 第二节 现代艺术图像的物感品质——“异域感”和“剧场性” 第三节 艺术图像和“审美化”:一般图像感性维度的时空品质 第四节 图像的感性维度交往——物感和时空的共契、共振 第五节 影像的感性维度交往——以电影为例 第五章 “图像的命运”:生活世界中图像交往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从艺术的终结到“双重诗意” 第二节 公共领域和图像交往——功能、意义和物感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的图像 第六章 图像交往的时代意义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与“解分化”的可能路径 第二节 分化还是解分化?——对批判的梳理和回应 第三节 图像交往的局限——基于规范性要求的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