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精)

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精)

  • 字数: 890
  •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作者: 编者:杨美华|责编:杨小杰
  • 商品条码: 97875679132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概述中药质量 控制与分析的重要性、发展 历程、特点、研究对象及中 药分析的依据和基本程序及 质量保障体系;然后通过实 例参考,介绍植物药材中所 含的各类成分类型及检测特 点,矿物药中重金属与有害 元素形态分析,并将化学计 量学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与 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随后重点介绍中药中典型 外源性污染物的分析与控制 ,包括产毒真菌与真菌毒素 、农药残留、植物生长调节 剂、重金属与有害元素、二 氧化硫的残留,并首次将真 菌毒素、农药和重金属的转 移与脱除引入该书目当中; 接着对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变 异的防控等内容进行介绍; 最后详细归纳总结国内外中 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数 据库,并对其相关论文的撰 写与发表以及常规实验、分 析仪器的使用与操作进行介 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 突出内容的全面性、经典性 ,体例格式的规范性、适用 性,分析方法的新颖性和创 新性。在保证全书普适性前 提下,重点针对学生在学习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自 身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的经 验总结,同时结合中药质量 控制与分析的发展趋势,强 化一些日益突出的质量控制 问题,如植物生长调节剂、 重金属价态、二氧化硫残留 等,以求紧密联系实际、紧 跟学科发展前沿,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关注的中药质量控 制与分析的需求。本书可以 作为中药分析专业本科生、 研究生或技术人员的系统提 高学习课程教材,也可供相 关专业研究生了解中药质量 控制与分析的方法,从而启 迪智慧,开拓创新意识,促 进该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的重要性 二、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的发展历程 三、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的特点 四、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二章 中药分析基本程序和内容及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节 中药取样及样品前处理 一、中药取样 二、样品前处理 第二节 中药鉴别 一、中药鉴别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二、中药鉴别的发展史 三、中药鉴别的方法 第三节 中药材和饮片检查 一、纯净度检查 二、可溶性物质检查 三、有害或有毒物质限量检查 第四节 中药制剂通则检查 一、中药传统剂型与特点 二、中药剂型制剂通则 三、中药新制剂拓展 第五节 中药分析检测质量的保障体系 一、CMA和CNAS 二、分析检测质量保证体系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三、分析检测质量保证体系的保障措施和管理方法 四、CMA和CNAS的认证 第三章 植物类中药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 一、定义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别 五、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六、黄酮类成分分析实例 第二节 皂苷类化合物 一、定义 二、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三、皂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皂苷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别 五、皂苷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六、皂苷类化合物实例分析 第三节 生物碱类化合物 一、定义 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三、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别 五、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六、生物碱类成分分析实例 第四节 其他类成分分析 一、香豆素类成分分析 二、木脂素类成分分析 三、鞣质类成分分析 四、有机酸类成分分析 五、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成分分析 第四章 矿物药中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形态分析 第一节 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形态分析和毒性 一、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形态、价态检测技术 二、砷、汞、铬元素形态分析 三、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形态和毒性 四、应用举例 第二节 矿物药中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形态分析 …… 第五章 化学计量学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中的应用 第六章 中药中典型外源性污染物分析与控制 第七章 中药中典型外源性污染物转移与脱除 第八章 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变异的防控 第九章 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相关国内外数据库简介及使用 第十章 科学论文的写作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第十一章 常规实验及分析仪器的使用与操作 英文索引 中文索引 彩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