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典学之文化大传统视角

古典学之文化大传统视角

  • 字数: 25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李永平|责编:江小夏
  • 商品条码: 97870102186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研究的理 论基础进行阐释,提出大 传统视角下古典学(国学 )研究需要进行研究观念 、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等 方面的升级改造。在此基 础上,运用多种解码方式 抽丝剥茧,追寻中国传统 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图腾 文化、游仙文学、遇仙文 学等文化文学类型中一些 特定文化传统和意象的原 型。紧接着,探讨古典文 学中以苏轼诗词、包公形 象、西王母形象为代表的 文学活动与以俳优传统、 杂剧传统、佛教文化传统 、祭祀传统、神话传统等 为代表的文化传统之间的 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紧 密联系。并从传播学的视 角,探讨包公故事、李贺 诗歌等古典文学领域中体 现出的中外文化、社会文 化交流情况。最后,以两 个文本即《香山宝卷》《 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为 例,展示了古典学在神授 天书传统、禳灾大传统等 文化大传统视角下的全新 阐悉。
目录
第一章 古典学与国学理论探讨 一古典学与四重证据理论 (一)问题导向下国学学术研究观念的升级换代 (二)从四重证据到N重全息证据,升级改造国学研究方法 (三)元学科指引下全息证据的收集与国学学科的当代价值 二文化的“N级编码理论”和“N重证据” (一)大传统文本与“N级编码理论”、“N重证据” (二)大传统文本、“N级编码理论”、“N重证据”的汇通 第二章 古典学文化大传统的原型 一桑图腾文化与动植物原型追溯 (一)图腾崇拜文化的遗存 (二)游仙诗中仙境动植物 (三)图腾的通天原型 二游仙诗中的通天塔原型 (一)游仙诗中的山崇拜 (二)山崇拜中的通天塔原型 (三)通天塔原型的祛魅 三唐宋传奇中的游历仙境主题 (一)仙境叙述中的时间和空间 (二)游历与遇仙叙述 四古代遇仙文学的相对时空观 (一)仙境理想 (二)仙境的时间差 (三)仙境时差的文学表述 (四)仙境时差叙述的渊源 五游仙文学中的死亡再生母题 (一)死亡再生母题的表现 (二)死亡再生母题的由来 (三)死亡再生母题的再认识 第三章 文学活动与文化大传统 一西王母形象与神话大传统 (一)中国民间信仰中的西王母 (二)殷墟卜辞中的“东母”、“西母” (三)《山海经》中的“西王母” (四)从神话观念到邦国首领 (五)作为至上女神“西王母” 二苏轼与俳优传统 (一)中国历史上的俳优传统 (二)苏轼与俳优传统 (三)俳优传统与苏轼的人生 三苏轼与宋代杂剧传统 (一)宋代杂剧传统 (二)杂剧传统的特点 (三)苏诗与宋代杂剧传统 四包公形象与佛教文化传统 (一)阎罗包老 (二)业报轮回 (三)冥府游历 第四章 古典学的传播与交往传统 一李贺诗歌与唐代外来风物 (一)李贺诗歌中的唐代外来日常消费品 (二)李贺诗歌中的唐代外来奢侈性消费品 (三)李贺追捧外来文明的原因 二李殉与唐代西域文明 (一)东西方文明交往中的李珣 (二)多重文化在李询身上的体现 (三)《海药本草》与李殉对唐代外来药物的接纳 三包公故事的传播模式及特征 (一)色公故事概貌 (二)包公故事的传播模式 (三)包公故事传播的特征 四文学传播学刍议 (一)文学传播学的性质、学科体系与研究对象 (二)文学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三)文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古典学的神授与祈禳文化大传统 一古典学与神授天书传统——《香山宝卷》的神授天书传统 (一)(《香山宝卷》的作者问题 (二)宝卷神授与代圣立言的神谕与劝世传统 (三)神授天书与代圣立言传统的来源 二古典学与禳灾大传统——《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的禳灾结构 (一)“斩五毒”与“闹东京”故事考原 (二)大闹与审判:禳灾与洁净的跨文化文本 (三)阈限阶段文化呈现:《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的演述动力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