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货币史(校订版上中下)

中国货币史(校订版上中下)

  • 字数: 869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彭信威|责编:张晓玲//苏贻鸣
  • 商品条码: 97872081509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96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 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 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 之久。本书记述了我国古代 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先后经历的六次重大的演 变: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 货币的演变;二、由杂乱形 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三、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 变;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 、元宝的演变;五、由金属 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六 、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 演变。本书是彭信威教授的 代表作,也是中国货币史研 究领域的扛鼎之作,开创了 将钱币学与货币史、与各时 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 的研究路径,拓宽了钱币学 研究者的视野,促成了钱币 学的形成。
作者简介
彭信威(1907—1967年),江西安福人。我国着名的货币史学家和钱币学家。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後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解放前先後就职于南京内政部、上海神州国光社、福建人民政府、国立重庆大学、重庆复旦大学等部门,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专员、上海经济调查所副主任兼《社会经济》月刊总编辑、无锡中国银行襄理、中中交农四行派驻贸易委员会稽核、国防最高委员会设计专家。曾以驻美特派记者身份参加第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英、俄、日、法、德等诸国语言,尤精英语。解放後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教授。主要着作及译着有《中国货币史》、《战後世界金融》、《银行学》、《各国预算制度》、《哲学概论》、《日本近代史》、《中欧各国农业状况》等。
目录
上 代序:一个敢于开拓中国钱币学新局面的学者 三版序 绪论 第一章 货币的发生 第一节 货币经济的萌芽 一 产生货币的社会背景 货币产生的前提——中国古籍关于交易行为的传说 社会发展的阶段——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殷代 社会的情形——中国殷周时代和古希腊罗马的比较 周代社会的情形——封建社会的特点——《诗经》时代的 社会——皮币二字的意义——“货币”一词的原始意 义——封建社会与货币 二殷周时代的贝和铜 贝在古代赐锡品中的地位——贝在中国文字形成时的意 义——古人爱好贝壳的原因——贝壳作为货币的优 点——贝朋的单位——金属的使用与重量单位——铜 贝——兵器与生产工具——龟和玉 三 贝的种类及其来源 贝的品种——贝币使用的普遍性——中国古代所用的 贝——甲骨文和金文中贝字的书法——古籍中关于贝的 记载——古代贝币的种类——贝的来源——各种仿制贝 第二节 货币经济的确立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币 四大铜币体系——布币体系——空首布和平首布——空 首布的种类——空首布的文字——平首布的种类——尖 足布——方足布——圆足布——三孔布——钎布——当 寽布——刀币体系——小刀和大刀——针首刀——尖首 刀——明刀——圆首刀——齐刀——齐刀的时代——大 刀和小刀的先后——环钱体系——环钱的起源——环钱 的种类——环钱的时代——蚁鼻钱——中国古代铸币发 展的阶段同古希腊的比较——中国钱币上的文字——战 国时期钱币的等级——战国时期钱币的铸造与流通 二 黄金和金币 黄金的发现——使用黄金的原因——黄金的职能——黄 金的单位——黄金的铸造形式——楚国的爰金 三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币制 秦始皇统一中国币制的重要意义——秦国币制的开 始——惠文王行钱的意义——三孔布说——环钱说 始皇统一币制的具体措施——半两的铸造——改革币制 前后的其他方孔钱 四 货币经济确立后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高潮——战国时 的货币单位——战国时期社会的性质——自然经济的地 位——当时的物价数字及其意义——货币经济确立后的 影响 第三节 货币理论 货币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古人对经济问题的不重 视——儒家和农家对于交换经济的看法——单旗的子母 相权说——计然的循环论——白圭——李悝——《管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