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区域与社会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

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区域与社会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

  • 字数: 36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裴雪莱|责编:宋燕鹏
  • 商品条码: 97875203630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清代前中期苏 州剧坛为研究对象,从创作 、演出、曲学声律以及传播 接受等诸多方面深入展开, 围绕清顺治、康熙、雍正及 乾隆等数朝的时代性、苏州 一府七县一州(后改为九县 一厅)的地域性以及苏州曲 学发展的家族性等特征展开 论述。研究视野上,尝试将 清代戏曲与地域文化研究相 结合,体现在苏州城乡一体 化的整体关照而非类似研究 中仅仅局限于府城一隅;研 究方法上,试图从关系学、 传播学等角度解读清代苏州 剧坛,诸如苏州派剧作家群 体、文人剧作家群体等之间 的合作交往,康乾南巡、苏 州织造等政治力量与戏剧演 出态势,苏州昆班、昆伶演 出传播路线等等。研究的最 后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 域戏剧发展之间的关联打通 展开构想。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创新及意义 第一章 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概述 第一节 吴地文化与戏剧氛围 第二节 苏州城市功能与戏剧生态 第三节 城镇经济与戏剧发展 第四节 人口结构与戏剧消费 第二章 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的戏剧创作 第一节 时代特征下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苏州派剧作家关系论 第三节 文人型剧作家群体 第四节 昆曲创作中的吴方言因素 第五节 戏剧创作与梨园演出关系 第三章 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的戏剧演出 第一节 昆班类型探析 第二节 昆班及昆伶地理分布 第三节 康、乾南巡与苏州演剧关系 第四节 苏州织造与苏州演剧之利弊关系 第五节 常演折子戏剧目特征及分类 第四章 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的曲学声律 第一节 曲学人才重镇 第二节 戏曲序跋、评点系统完善 第三节 曲律研究的家族传承 第五章 清代前中期苏州昆曲的传播接受 第一节 昆曲传播基础 第二节 传播的刺激性因素 第三节 多维导向型的戏剧资源流动 余论 附录一 清代前中期苏州戏曲大事年表 附录二 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昆剧名伶、名班及常演剧目统计表 参考文献 全文部分发表章节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