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代犯罪学学说丛论

唐代犯罪学学说丛论

  • 字数: 265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
  • 作者: 刘志松//段知壮
  • 商品条码: 97875620939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一共分上下两篇共 是十四章,介绍唐代时期的 犯罪学发展学说,内容基本 涵盖了唐代所有关于犯罪的 思想和学派。上篇介绍唐代 不同类型犯罪中的犯罪学思 想,如管理职务犯罪、血亲 复仇案件、贼盗类犯罪、巫 术犯罪中的犯罪学思想等; 下篇介绍唐代比较有影响力 的历史人物的犯罪学思想, 如李世民、武则天、柳宗元 、韩愈、杜光庭等。
目录
序 绪论 一、唐代社会历史概况 二、唐代的思想学说发展概况 三、唐代佛学对于心性论——罪因问题的考察 四、唐代佛学对于忏法、律法一罪的治理问题的探讨 上篇 第一章 妖言谋反罪的犯罪学考察 一、佛教僧人妖言谋反类犯罪的主体倾向 二、佛教僧人妖言谋反类犯罪背后政治势力的博弈 三、佛教僧人妖言谋反类犯罪的谋财起因 第二章 官吏职务犯罪的犯罪学考察 一、唐代官吏经济类犯罪的罪责指向 二、唐代官吏犯罪处罚手段的选择倾向 三、犯罪学意义下的唐代吏治 第三章 血亲复仇案的犯罪学考察 一、道德评价与犯罪事实的有意识区隔 二、司法裁量对血亲复仇处理的影响 三、血亲复仇犯罪学意义的文化内核 第四章 贼盗犯罪的犯罪学考察 一、唐代关于贼盗类犯罪的法律规定 二、贼盗类犯罪的成因及规制方向 三、贼盗类犯罪的处理模式与手段选择 第五章 巫术犯罪的犯罪学考察 一、唐代关于巫术犯罪的法律规定 二、巫术犯罪的民众心理认知 三、宗教戒律在社会善恶观念方面的影响 第六章 奸罪的犯罪学考察 一、社会秩序维护下的奸罪立法 二、越轨行为的犯罪意义构建 三、两性关系的伦理维度与道德背书 下篇 第七章 李世民对于罪的认识与论述 一、罪与罚的调节性分离 二、君主个人的道德自律 三、谏言是否为罪的忠君标准 四、对犯罪处理的维稳导向 第八章 武则天对于罪的认识与论述 一、对女性参政之“罪”的消解 二、对谶纬是否为“罪”的认定 三、以打击政敌为根本的“罪”之指向 第九章 孔颖达经学思想中对“罪”的探讨 一、对政治伦理的道德约束 二、对伦理关系的规范构建 三、对道德修养的体系评价 第十章 柳宗元的犯罪学学说 一、对自身贬谪之“罪”的反思 二、民本位理念下的官吏之“罪” 三、对“罪”的实用道德主义判定 第十一章 韩愈的犯罪学学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