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化(1846-2005)

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化(1846-2005)

  • 字数: 304
  • 出版社: 中央编译
  • 作者: (法)岱旺|责编:刘溪|译者:叶莎//车琳
  • 商品条码: 97875117341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阐述近现代 百余年间中国文化对法国 文学的借鉴与影响。 本书内容依据中国形 象在欧洲的流变分为三部 分,各部分结合当时社会 背景,选取典型的作家及 作品,介绍法国文学对中 国文化艺术的认知与参照 :早期被译介的小说与戏 曲是以泰奥菲尔·戈蒂埃 为代表的帕纳斯派和儒勒 ·凡尔纳的创作带来的异 域题材;对古代诗歌与典 籍的发现和对现当代作品 的关注则启发保罗·克洛 岱尔、安德烈·马尔罗和 雷蒙·格诺等人对传统思 维模式与现代精神危机的 反思,使东西方精神的对 话日益深入,在程抱一的 诗歌中融合共生。
目录
引言 一个世界,这个世界 阻碍或遮蔽 第一部分 滥觞 第一章 中国风潮 从“画屏式”中国到“俗约化”中国:残存旧影与崭新形象 朱迪特·戈蒂埃:《皇龙》(1869) 儒勒·凡尔纳:《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1879) 第二章 东方学与文学创造力 泰奥菲尔·戈蒂埃:《水榭》(1846) 保罗·克洛岱尔:《诗人与香炉》(1926) 第三章 帕纳斯派与中国 “青龙宅”里的中国客 《当代帕纳斯》(1866) 路易·布依莱与埃米勒·布雷蒙 第二部分 流布 第四章 中国诗歌译集:文学再创作? 概述 传播历程中的名家要著 诗选之于中国在文学史之地位 萌芽抑或巧合 第五章 保罗·克洛岱尔与和谐的启示 中国文化之精髓:汉语与古代典籍 文学与科学的互文与印证 圣托马斯·阿奎纳与老子:克洛岱尔式的融会贯通 第六章 女性作家笔下的中国 朱迪特·戈蒂埃和皮埃尔·洛蒂:《天之娇女》(1911)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百花时代”:《长征:中国纪行》 为驱除旧影像而作的“序” 《长征:中国纪行》中的中国文化 第三部分 激启 第七章 安德烈·马尔罗:《西方的诱惑》 “香堡”号轮船上的遐想 《西方的诱惑》与“精神危机” 《西方的诱惑》的参考文献 凌先生的信札 为什么文人王洛没有得救? 独一无二的文体 第八章 雷蒙·格诺与庄周梦蝶:对逻各斯的质疑 《青花》(1965) 《本道》(1975) 第九章 精神对话 保罗·克洛岱尔与亚洲思想:一段奇特的对话 “那名称为大卫苗裔的……” 一个东方,数颗珍珠 程抱一诗集《托斯坎咏叹》里的中国、意大利和法国 结语 参考文献 法汉人名对照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