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犯罪概念和可罚性(关于客观处罚条件与一身处罚阻却事由)/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犯罪概念和可罚性(关于客观处罚条件与一身处罚阻却事由)/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字数: 323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日)松原芳博|责编:方明|译者:毛乃纯
  • 商品条码: 97873002803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将客观处罚 条件以及一身处罚阻却事 由定性为犯罪概念外部的 可罚性要素是否具有合理 性的问题意识,以事前受 贿罪中的“就任公务员”、 破产犯罪中的“破产宣告 的确定”以及亲属相盗例 中的“亲属关系”等要素为 例,分别从概念论和体系 论、形式论和实质论、本 体论和实践论等角度对相 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透彻 的检讨,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将其还原为不法构成要 要素并且要求对其存在认 识·预见的主张,从而确 保了犯罪概念的一贯性。 作为与通说(处罚限制事 由说)相对立的还原说的 代表,本书可以称为客观 处罚条件论的集大成之作 。
目录
序章 “可罚性”的概念 序言 第一节 “可罚性”的意义 第二节 “可罚性”的内容——“当罚性”和“要罚性” 第三节 “可罚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第四节 小结 上编 关于所谓的客观处罚条件 第一章 “犯罪”概念与客观处罚条件 第一节 “客观处罚条件”概念的问题性 第二节 “客观处罚条件”的用语 第三节 学说状况的概观 第四节 犯罪概念的各构成要素与客观处罚条件——作为以下各章的指针 第二章 “行为”与客观处罚条件 第三章 “构成要件”与客观处罚条件——以客观处罚条件概念确立期的学说为素材 序说 第一节 德国的学说 第一款“价值中立的构成要件”与客观处罚条件 第二款“作为不法类型的构成要件”与客观处罚条件 第二节 我国的学说 第三节 考察 第四章 责任主义与客观处罚条件——以1950年以后德国的学说为素材 序说 第一节 通说见解——处罚限制事由说 第一款 施米德霍伊泽的观点——处罚限制事由说的基本思考方法 第二款 施特拉腾韦特的观点——“当罚性”与“要罚性”的分离 第三款 处罚限制事由说的问题性 第二节 反对通说的观点——不法要素说 第一款 奥托的见解——当罚的法益侵害·危殆化与客观处罚条件 第二款 雅科布斯的见解——作为命令·禁止的溯及性、事后性条件的客观处罚条件 第三款 阿图尔·考夫曼的见解——作为责任主义的界限的客观处罚条件 第四款 施维克特的见解——危险责任说对客观处罚条件的正当化 第五款 萨克斯的见解——关于客观处罚条件的不可能回避的错误的免责 第六款 贝姆曼的见解——否定客观处罚条件的存在 第三节 小括 第五章 “犯罪”概念的实质化和客观处罚条件——我国的客观处罚条件还原论 序说 第一节 作为“可罚性”要素的客观处罚条件 第一款 茬子邦雄教授的见解 第二款 中野次雄教授的见解 第二节 作为“责任”要素的客观处罚条件——堀内捷三教授的见解 第三节 作为“可罚的违法类型”要素的客观处罚条件——佐伯千仞博士的见解 第四节 小括 第六章 规范论与客观处罚条件——“结果”在犯罪论中的体系性地位 第一节 问题所在 第二节 一元人的不法论 第一款 一元人的不法论的主张 第二款 批判性探讨 第三节 二元人的不法论 第一款 二元人的不法论的主张 第二款 批判性探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