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教育社会学卷)(精)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教育社会学卷)(精)

  • 字数: 312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王有升|责编:王新焕|总主编:侯怀银
  • 商品条码: 97873032556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 发展历程的梳理,尤其是对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社会学 学科发展历程的梳理,不可 能面面俱到,需要抓住学科 发展的主线,围绕教育社会 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展开。 本书旨在研究教育社会 学作为学科而发展的70年, 在写作思路上分三大部分: 一是学科发展历程,二是学 科核心问题研究,三是学科 发展总体反思与未来展望。 全书主要由五章内容构成。 第一章对我国教育社会 学学科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 回顾与梳理。其中包括对新 中国成立前教育社会学学科 创立与发展的状况进行简要 追溯,对新中国成立后前30 年教育社会学学科被取消及 其在教育学中的存在形态进 行探讨,以及对自1979年 以来教育社会学学科重建、 发展与繁荣之历程进行系统 梳理。 第二章对宏观领域教育 社会学的拓展进行梳理。其 中包括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 关于教育与社会之关系的探 索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对社 会变革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 题研究进行梳理,以及对关 于教育改革与变迁的社会学 研究进行梳理。 第三章对微观领域教育 社会学的拓展进行梳理。其 中包括如下主题:学校的社 会学研究、课程的社会学研 究、班级与课堂教学的社会 学研究、教师与学生的社会 学研究,以及社会弱势群体 教育的社会学研究。 第四章对自教育社会学 重建以来为建构教育社会学 知识体系所做的种种努力进 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呈现,主 要是对有代表性的教育社会 学教材与概论性学术专著进 行梳理,分析其对教育社会 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 学科特质等的界定与把握, 并呈现其对教育社会学知识 体系的整体架构。 第五章对中国教育社会 学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总体反 思并且对该学科的未来发展 趋势进行展望。 这样一种体系架构难免 造成对既往教育社会学研究 的一些重要疏漏,也难免带 有个人教育社会学观及视野 的局限性。但任何一种体系 架构都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都不可能将所有的研究涵 盖。本书作为一部关于学科 发展史的著作,不可能把所 有方面都涵盖,而是尽量寻 找到其中的主线,并简明扼 要地呈现,尽量从繁多杂乱 中摆脱出来。就对具体内容 的处理而言,在学科发展历 程梳理部分,本书力求做到 尽可能充分地涵盖与归总; 在核心问题梳理部分,则尽 量按研究问题的主线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基础溯源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停滞(1949-1978年) 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的重建与发展(1979-2000年) 第四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2000年至今) 第二章 宏观领域教育社会学的拓展 第一节 对教育与社会之关系的探索历程 第二节 社会变革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第三节 教育改革与变迁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章 微观领域教育社会学的拓展 第一节 学校的社会学研究 第二节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班级与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 第四节 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学研究 第五节 社会弱势群体教育的社会学研究 第四章 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建构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教材知识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 第四节 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新探索 第五章 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总体反思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总体反思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未来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学科发展大事记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