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课程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教育研究丛书

课程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教育研究丛书

  • 字数: 219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王烨晖//辛涛//边玉芳|责编:周鹏
  • 商品条码: 97873032577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9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课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涉及的层面和类别多,对 象多元,各个成分之间存在 大量的互动,且课程体系处 于复杂的环境之中,受到学 生个体、家庭、教师、学校 乃至社会等各个层面环境因 素的影响。本书尝试将课程 置于真实的环境之中,探索 课程各层面的作用机制以及 层面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 实现对课程运作机制模型的 系统分析。 本书首先对课程评价的 理念、模型和该领域的发展 进行回顾,对当前国际课程 评价项目和主要国家的课程 评价实践进行比较。其次, 从混合方法论的视角出发, 对课程评价的方法进行系统 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 国课程实际,从可测量的视 角出发,建构起具有中国特 色的课程评价模型。最后,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将所 构建的课程评价理论模型进 行具体操作化,实现对我国 小学数学课程从宏观到微观 层面的逐层测量和运作机制 模型的探索,并进行相应的 跨文化比较,为我国课程评 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辛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敦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长期从事心理测量、项目反应理论、认知诊断理论、教育考试与评价、学校教育与学生适应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目录
第一章 课程评价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课程评价的内涵与模型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课程评价的新进展:学习机会 第二章 国际课程评价现状 第一节 国际层面的课程评价研究:TIMSS 第二节 美国课程评价 第三节 英国国家课程评估 第四节 澳大利亚的学业质量评估 第三章 课程评价方法 第一节 质性方法 第二节 量化方法 第四章 我国课程评价模型的理论构建与落实 第一节 我国课程改革与评价发展回顾 第二节 我国课程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我国课程评价模型的操作化 第四节 我国课程评价模型的落实 第五章 课程的分层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宏观课程的评价 第二节 中观课程的评价 第三节 微观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 课程的关联分析与模型建构 第一节 课程传递:课程层面间的关联分析 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程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