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代浙直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

明代浙直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

  • 字数: 37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丁亮|责编:宋燕鹏
  • 商品条码: 97875203646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9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明代浙江、 南直隶地区财政结构的变 迁轨迹。分别从田赋、上 供物料、里甲役、均徭役 和驿传役等几个方面考察 明代地方财政的收支结构 与办纳方式。全书始终以 “徭役及其附带财政责任” 为关注对象,指出地方财 政的货币化审编自成化、 弘治以后已经出现,各类 财政资源陆续实现了以白 银为单位的核算,但地方 财政仍没有摆脱以徭役为 核心的办纳方式。徭役全 面银纳化改革,各地虽屡 有尝试,但囿于各种难题 而作罢。嘉靖、隆庆以后 ,中央政府对白银的大量 需求催生了“一条鞭法”改 革,最终推动了地方财政 的货币化转向。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资料、理论与方法 第三节 各章写作内容 第一章 田赋的收支结构与银纳化进程 第一节 正项税粮的构成与银纳化进程分析 一 京库折银米麦 二 漕运正耗本折米麦 三 两京白粮本折正耗米 四 南京各卫仓本折正耗米 五 兑军项下行粮什物 六 地方官仓存留米麦 第二节 明代江南地方政府与卫所的财政互动关系 一 地方财政的漕军行月粮支出 二 地方财政对卫所屯粮缺额的补给 三 结论 第三节 地方存留粮的财政功能与公费银的出现 一 存留粮的收支结构与财政功能 二 杂办银的支办原则与“官钱粮”的含义 三 宝钞贬值与里甲“杂办银”的出现 四 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供物料与地方公费的收支结构与变迁 第一节 上供物料的增长趋势与办纳方式的变迁 一 上供物料的分类与额坐二办的形成时间 二 上供物料增量的量化分析 三 上供物料办纳方式的变迁 第二节 地方公费银的收支结构与均平法改革 一 公费银的收支规模与支办原则 二 “均平法”改革与杂办银收支结构的变化 三 “均平法”改革成因分析 附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均徭役、驿传役的运行、负担与结构变迁 第一节 均徭役佥役方式若干问题研究 一 均徭法与地方役法结构的调整 二 “均徭文册”的形制 三 均徭役的轮役周期 四 均徭役的应役形态 第二节 征一法与明代南直隶的均徭役改革 一 归有光的思虑 二 徭役全面折银的最初尝试 三 徭役改革措施的困境 四 一条鞭法发生契机再思考 第三节 从银、力差的变迁看均徭法的演化路径 一 均徭银差的成立、功能及其演化路径 二 均徭力差的承当方式及其变迁 三 均徭审编与佥派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均徭役的财政负担解析 一 淳安县均徭役的应役类型分析 二 均徭役轻重的量化分析 第五节 驿传役的收支结构与变迁 一 正德以前驿传的应役方式 二 正德以后驿传财政的收支结构与均平法改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地方财政运行原理与一条鞭法的财政史意义 第一节 均徭役结构“稳定态”及其突破原因 一 均徭役结构“稳定态”的一般描述 二 均徭役“稳定态”突破原因分析 第二节 地方财政结构运行原理分析 一 地方财政结构研究范式的反思 二 明代地方赋役财政结构的运行原理 三 地方财政结构中各因素的界定与分析 第三节 一条鞭法财政史意义新解 一 “一条鞭法”研究的学术史整理 二 庞尚鹏对地方财政体制的改革 三 一条鞭法与地方财政体系的深入整合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明代地方财政史研究回顾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