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 字数: 226
  • 出版社: 厦门大学
  • 作者: 胡莲芳|责编:李宁
  • 商品条码: 97875615780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报复正义理论、 主体性原则理论、符号互动 理论和恢复性正义理论等进 行了阐释,这为被害人参与 刑事诉讼提供了心理学、哲 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提出传统刑事诉讼模式将刑 事诉讼不妥当地预设为国家 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斗争, 忽略被害人因素,导致无法 全面描述和分析刑事诉讼实 践;认为传统“三方诉讼构 造”未能全面反映刑事诉讼 的客观情况,在对传统的刑 事诉讼模式和刑事诉讼构造 进行全面梳理和比较的基础 上,提出我国刑事诉讼模式 的另一模式——“被害人参 与模式”,并借助“复合控诉 主体”概念,提出搭建“动态 的四方诉讼构造”的结论。 在新的“动态四方诉讼构造” 指引下,被害人在各诉讼程 序均能实现有效参与,特别 是对于自诉程序的完善,在 构建诉讼担当制度的前提下 ,打通了公诉与自诉程序之 间有序流转的渠道,设计了 公诉、自诉案件有序流转的 流程,克服了现有的公诉转 自诉案件的弊端。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概述 第一节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变迁 第二节 现代各主要法治国家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概览 第三节 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透视 第二章 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报复正义理论 第二节 主体性原则理论 第三节 符号互动理论 第四节 恢复性司法理论 第三章 传统刑事诉讼模式的缺陷及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第一节 刑事诉讼模式概览 第二节 传统诉讼模式的分析障碍 第三节 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基于对犯罪控制和正当程序模式的补充 第四章 动态的“四方诉讼构造”对我国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承载 第一节 我国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三方诉讼构造”之无法承载被害人参与模式 第三节 可转换的动态“四方诉讼构造”对被害人参与模式的结构支撑 第五章 被害人在刑事公诉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一节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权利 第二节 被害人在审前程序的参与 第三节 被害人在审查起诉程序中的参与 第四节 被害人在审判程序中的参与 第五节 被害人在刑罚执行程序中的参与 第六章 被害人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一节 被害人在自诉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公诉与自诉之间的有序流转 第二节 被害人在损害救济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三节 被害人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有效参与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