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他们的思与想(哲学动态人物专访辑录1988-2018上下)

他们的思与想(哲学动态人物专访辑录1988-2018上下)

  • 字数: 1117
  • 出版社: 江苏人民
  • 作者: 编者:哲学动态编辑部|责编:戴亦梁//黄山
  • 商品条码: 97872142318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4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他们的思与想:〈哲学动态〉人物专访辑录(1988—2018)》一书辑录了20世纪80年代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以来,哲学界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99位学者的思想经历和基本观点,展示了“时代的哲学”。书中的每一篇访谈都是学术进步的忠实记录,每一位被访者的思与想也定会带给读者新的思考和新的启发。
作者简介
本书编撰团队为《哲学动态》编辑部八位资深编辑,他们大多具有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与成果编辑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目录
上册 实现新的哲学综合——访景天魁 关于哲学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访欧阳康 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根——访俞吾金 探寻当代哲学发展的生长点——访王东 让哲学从学术圈走向决策圈——访乌杰 对当前认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访李晓明 20世纪哲学与我们的哲学取向——访孟宪忠 实现我们时代的哲学转轨——访陈志良 哲学与现实生活——访郭湛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公理体系——访孙显元 高技术需要高思维——访童天湘 探讨哲学的繁荣之路——访李德顺 哲学人类学问答——访蔡俊生 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印迹——访赵家祥 立足科学前沿,发展哲学理论——访胡文耕 回顾与商榷: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十五年——访王锐生 毛泽东思想研究在不断深化——访石仲泉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观念变革——访刘福森 现实的哲学必须研究现实的矛盾——访王伟光 改革传统的哲学模式势在必行——访辛敬良 面对现实的探索——访黄楠森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访杨耕 走向现代伦理——访万俊人 社会实践呼唤人学——访韩庆祥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范畴——访肖前 把价值论研究提到历史观的高度——访刘奔 实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访葛荣晋 我的哲学思路——访高清海 道家是中国哲学史的主干——访陈鼓应 开拓文化哲学的新领地:日常生活批判——访衣俊卿 心灵与境界——访蒙培元 社会哲学:哲学改革的一条新思路——访陈晏清 从研究实践的唯物主义到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访陆剑杰 关于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研究——访王树人 十年磨一剑,欲破自然谜——访柳树滋 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访刘纲纪 廓清理论地平 走向时代精神的深处——访张异宾 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交叉领域开拓——访黄顺基 繁荣逻辑科学 促进哲学发展——访周礼全、张家龙、张清宇、刘培育、王路 关于社会哲学的对话——访王锐生 跟踪科学前沿的哲学探索——访林夏水 关于人·文化·实践唯物主义——访陈先达 史论结合 反思前进——访朱德生 探求文化价值与时代视野的融合——访邹广文 追逐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访齐振海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新篇章——访庄福龄 宗教·生活·文化——访方立天 在前提批判中寻求崇高——访孙正聿 解释生活:从思想史研究说起——访陈少明 在史与思之间——访杨国荣 理性与西方文化:现代性或后现代性——访江天骥 求索科学活动 追寻哲学辉煌——访刘大椿 阐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访吴晓明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 敏求于知 鞠躬于行——访袁贵仁 周易:中国文化之源——访刘大钧 科学实在论的进步及其走向——访郭贵春 探索科学时代思的可能性——访吴国盛 下册 在马哲史的研究中开拓新境界——访张翼星 文化批判与哲学建构——访邓晓芒 从“生成论”到“知识论”——访金吾伦 “大哲学”的观念和比较哲学的方法——访赵敦华 探寻真善美的统一?——访汪信砚 探索科学的人文底蕴——访李醒民 数学哲学的进展和非线性科学的哲学意义——访林夏水 从历史哲学向经济哲学的跨越——访张雄 哲学的问题与方向探讨——访张世英 转向与趋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路向——访杨寿堪 回到马克思,厘清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访孙伯鍨 “神州慧命应无尽,世纪桥头有所思”——访萧萐父 走向 21 世纪的交往实践观研究——访任平 重建人类学思维范式——访王南湜 “重读马克思”:时代与逻辑的双重诉求——访何中华 系统主义哲学新视野——访张华夏 社会主义的哲学视野——访张奎良 在历史性与理想性之间保持张力——访韩震 汉语语境中的现象学研究——访倪梁康 “理一分殊”与文化重建——访刘述先 发展中的发展理论研究——访丰子义 逻辑与哲学——访王路 “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访陈来 深化对“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研究——访方克立 让哲学与时俱进、引领实践——访庞元正 重释历史唯物主义与“回到马克思”——访段忠桥 跨进 21 世纪的门槛——访叶朗 努力开拓哲学研究的新边疆——访李伯聪 哲学是一门通学——访叶秀山 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访郭齐勇 中国哲学应对人类进步有更大贡献——访蒙培元 价值观:从理论研究到教育实践——访袁贵仁 德国哲学与中国——访梁志学 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访郭贵春与成素梅 诠释和定向: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思考——访刘笑敢 跨越不同的哲学世界——访张汝伦 聚焦中国问题,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境界——访王伟光 回溯源头 直面现实——访丰子义 立足社会现实,阐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访吴晓明 给我一个支点:第一哲学转向——访赵汀阳 人文化成与东学西传——访王柯平 历史唯物主义的学术魅力与我们的理论责任——访唐正东 大变革时代的价值哲学——访马俊峰 创建我们这个时代的正义理论——访姚大志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境遇————访李德顺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