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

  • 字数: 27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汪正龙//张瑜|责编:张潜
  • 商品条码: 97875203543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 理论问题重估研究”(编号 11BZW002)的最终成果。 20世纪初发生的“语言转向” 涵盖了结构语言学、现象学 一存在主义一解释学以及分 析哲学,深刻影响了文学理 论及各门人文社会科学。本 书在清理这一历程的基础上 ,选择文学性、艺术与物性 、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理论 、文学虚构与可能世界、文 学的指称、隐喻、反讽、作 为语言与叙事的历史八个具 有代表性的论题,审视语言 转向对文学理论提问方式与 知识生成的作用,并对其学 术贡献与理论意义进行重估 。
目录
绪论 语言转向与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变迁 一 分析与语用 二 存在与解释 三 结构与形式 四 话语与解构 第一章 重估文学性:现代学科建制中的文学想象 一 文学性:文学语言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区分特征 二 文学性的重审与蔓延: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转向” 三 从分化到去分化:学科建制中文学角色的变迁 第二章 艺术与物性 一 让栖居的物:走进存在的光亮 二 作为质料的物?或感觉多样性的统一体的物? 三 作为载体的物?抑或情境中的物? 第三章 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理论 一 作为语言哲学的言语行为理论 二 虚构与言语行为理论 三 新模仿论 四 作为交往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 五 作为阐释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 六 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的施行与构建 七 德里达的贡献:重复性与引用性 八 解构主义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 九 精神分析与文学言语行为理论 十 总结:文学言语行为的观念与方法 第四章 文学虚构与可能世界 一 “可能世界”概念的提出与鲍姆加登等人的运用 二 现代“可能世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 “可能世界”的内涵、定义及其对文学的适用性 四 文学作为可能世界 五 想象是文学作为可能世界的建构途径 六 文学虚构作为可能世界的特点 七 文学可能世界的类型 八 文学虚构的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第五章 文学的指称 一 对文学语言指称讨论的考察 二 文学指称链分析 三 作为可能世界的文学指称问题 四 文学指称与文本意义解读 第六章 隐喻 一 语言转向与隐喻研究的复兴 二 相似性、语境互动与认知 三 从常规隐喻到文学隐喻 四 对隐喻文化与美学功能的重新审视 第七章 反讽 一 反讽:从修辞手法到诗学原则 二 作为解构与文化批评的反讽 三 中国文学与美学中的“反讽”:戏谑、俳谐、谐隐、滑稽 四 反讽与戏谑的美学与文化机理 第八章 作为语言与叙事的历史 一 普遍性及其跌落:从诗高于史到诗等于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