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无穷尽的对象(哲学的基本特征)

无穷尽的对象(哲学的基本特征)

  • 字数: 488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德)赫尔曼·施密茨|责编:于力平|译者:庞学铨//冯芳
  • 商品条码: 97872081633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6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就在于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 ,也即如何“认识你自己”。 相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将人理 解为身心分离、理性与感性 分离的二元结构。赫尔曼· 施密茨不仅继承了胡塞尔现 象学“面向生活世界”的宗旨 。还开辟了一个现象学的新 领域。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 的新现象学的哲学体系。 一个司机可以在千钧一 发的时刻,采取措施避开险 情;在拥挤的街道上,我们 可以下意识地侧身。避免与 其他人相撞……这些日常生 活中的场景就是新现象学的 研究对象。施密茨通过研究 这些原初的生活经验,确立 了新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并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哲学观、 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 人类学、时空观、实践哲学 、语言学、美学等哲学的各 个领域的问题。建构了复杂 的新现象学概念体系。《无 穷尽的对象》是施密茨《哲 学体系》(五卷十册)的缩写 本,保留了该书的精华和主 要研究思路。并作了不少的 改正和完善。
目录
新现象学的理论贡献(代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哲学导论 1.1 何谓哲学 1.2 转折点之后的哲学史概况 1.2.1 烙印阶段 1.2.1.1 内摄性 1.2.1.2 感觉主义还原 1.2.2 新柏拉图主义 1.2.3 主体性的发现 1.3 哲学方法 第二章 存在论 2.1 为什么需要存在论 2.2 现实性 2.2.1 现实性作为存在论的主题 2.2.2 关于现实性的两条否定律 2.2.2.1 不能给现实性设置标准 2.2.2.2 现实性不是属性 2.2.3 现实性于何时可以敞开 2.2.3.1 原初的和展开的当下 2.2.3.2 梦幻人坠落事实地面 2.2.3.3 明见性 2.3 事态 2.4 可能性 2.5 情境 2.6 普遍对象 2.7 种 2.8 类种 2.9 抽象理论 2.10 属 2.10.1 属与质料 2.10.2 作为事态的属 2.10.3 内涵 2.11 属性与关系 2.11.1 从个体性到属性 2.11.2 多与关系 2.12 集合与数 第三章 人类学 3.1 身体性 3.1.1 引言 3.1.2 身体的空间性 3.1.3 身体岛与身体的整体性 3.1.4 身体性字母表 3.1.5 身体倾向 3.1.6 睡梦中的身体性 3.1.7 口腔与肛门 3.2 身体交流 3.2.1 狭窄与宽广的对话 3.2.2 入身 3.2.3 身体的亲缘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