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陈艳飞|责编:吴广庆
  • 商品条码: 97870102158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本的视角研究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一定 的语境中,将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根据一定规则而 构成的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符号系统,展现思 想政治教育文本更为丰富多样的一面。同时,突破 现有的静态描述研究,通过运用较为丰富的材料深 入探究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语境和目标、文 本形态、文本生产、文本要素、文本传播等实践过 程,为优化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文本提供经验和建议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资源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界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定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分析的体系架构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语境目标 一、以空前民族危机为中心的多维语境 二、以赢取抗战胜利为首要的多层目标 三、文本语境与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实践的制约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主要形态 一、语言文字类:理论认知的培育提升 二、文学艺术类:意识形态的审美植入 三、影像视觉类:政策主张的形象传递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产环节 一、主体构成:多方参与的层级体系 二、文本选取:对潜在文本的选择整合 三、文本创制:意识形态规约下的战时景象 第五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要素分析 一、价值取向: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二、内容分析:基于主题、素材与形象的视角 三、呈现方式:对民众实际状况的分析与把握 四、话语表达:对民众情绪情感的全面调动 第六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传播运用 一、传播主体:自上而下的力量构成 二、传播时空:利用和创设多维时空 三、传播方式:从准备到反馈环节的整体审视 四、传播效果:从受众认知到行为的全面考量 第七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借鉴启示 一、文本表达:构建“众音共鸣”的话语生态 二、文本融入:进人日常生活领域 三、文本保障: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四、文本开发:强化文本资源意识 结束语 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