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优化机理研究(基于国有产权视角的分析)

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优化机理研究(基于国有产权视角的分析)

  • 字数: 20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董江爱|责编:冯春凤//刘亚楠
  • 商品条码: 97875203654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有产权与资源型地区 的政治生态密切相关。国有 产权构成资源型地区政治生 态的基础性影响因素,也是 破解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问 题的突破口。本书通过一个 资源型村庄的典型案例,以 国有产权为分析视角,从干 群关系、政社关系和村企关 系三个层面揭示资源型地区 政治生态的形成机理与演变 逻辑,认为产权不明晰以及 由此形成的利益失衡是影响 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主要 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 化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可 行路径,力求为山西省乃至 全国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 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在 理论上为解释资源型地区政 治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框 架。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一)政治生态研究 (二)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研究 三 基本概念梳理 (一)产权与国有产权 (二)资源型地区 (三)政治生态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六 个案介绍 第一章 国有产权视角下资源型农村的干群关系 一 国有煤矿开办前后资源型农村干群关系的演变 (一)和谐融洽:国有煤矿开采前村庄干群关系的表现 (二)冲突对抗:国有煤矿开采后村庄干群关系的变化 二 国有煤矿对资源型地区干群关系的影响 (一)激励机制不完善催生谋利型村治精英 (二)产权约束不合理造成的民主机制缺位 (三)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引发利益失衡 三 小结 第二章 国有产权视角下资源型农村的政社关系 一 互动与协作:国有产权视角下资源型农村政社关系的理论定位 (一)协商沟通:国有煤矿建设中的政社关系定位 (二) 协作共治: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政社关系定位 (三)协调与互信:村矿矛盾处置中的政社关系定位 二 冲突与对抗:国有煤矿建成后资源型农村政社关系的现实表现 (一)政府决策与村民参与的疏离:政社冲突因“煤”而生 (二)政府偏袒与村民上访的对立:政社距离因“地”疏远 (三)村财乡管与土地补偿的抗衡:政社矛盾因“钱”加深 (四) 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抗争:政社关系因“权”对抗 三 小结 第三章 国有产权视角下资源型农村的村企关系 一 协商与合作: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的关系定位 (一) 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中的村庄责任定位 (二) 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中的煤矿企业责任定位 (三) 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中的政府责任定位 二 冲突与分治:国有煤矿与资源型村庄关系的现实困境 (一)煤矿企业决定与村民参与的对立:村企矛盾源起 (二)村庄维权与煤矿企业退让的博弈:村企冲突加深 (三)村庄依附与煤矿企业依附的抗争:村企关系失衡 三 小结 第四章 资源型地区农村政治生态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 产权功能失效 (一)产权保护不到位引发利益失衡 (二)产权管理不完善造成责任错位 (三)产权监督缺乏造成公地悲剧 二 权责利关系失序 (一)产权利益分配失衡 (二)产权主体责任缺失 (三)村级民主制度虚置 三 产权约束机制失衡 (一)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 (二)利益表达制度不完善 (三)沟通协商机制不健全 四 小结 第五章 国有产权视角下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 一 建立科学的产权管理与约束机制 (一)构建资源型农村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 (二)构建资源型农村利益共贏的协商机制 (三)构建以权制权的权力制衡机制 二 完善国有产权相关法律制度 (一)健全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法规 (二)健全以法治权的权力约束机制 三 建立规范的民主机制 (一)健全村干部监督制约机制 (二)健全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三)完善村干部选任培养机制 四 建立制度化的村企、政企合作机制 (一)建立村企合作机制 (二)建立政企合作机制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