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第3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第3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字数: 490
  • 出版社: 电子工业
  • 作者: 编者:史健芳|责编:凌毅
  • 商品条码: 9787121389894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结构和设计方法。全书共9章,包括绪论,智能仪器的输入通道及接口技术,输出通道及接口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典型数据处理技术,抗干扰技术与可靠性设计,总线和数据通信技术,智能仪器的设计及案例,智能仪器新发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低年级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史健芳,教授,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仪器及检测技术,多年来一直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仪器及检测技术等的教学、科研工作。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智能仪器的发展概况 1.2 智能仪器的发展趋势 1.3 智能仪器的分类、组成和特点 1.3.1 智能仪器的分类 1.3.2 智能仪器的组成 1.3.3 智能仪器的特点 1.4 智能仪器中微处理器的选择 1.4.1 单片机概述 1.4.2 基于8051内核的单片机 1.4.3 基于ARM内核的单片机 1.4.4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习题1 第2章 智能仪器输入通道及接口技术 2.1 模拟量输入通道概述 2.2 模拟多路开关 2.2.1 模拟多路开关的性能指标 2.2.2 集成模拟多路开关 2.2.3 模拟多路开关的通道扩展 2.3 放大器 2.3.1 程控放大器 2.3.2 仪用放大器 2.3.3 隔离放大器 2.4 采样/保持器 2.4.1 采样/保持器的原理 2.4.2 集成采样/保持器 2.4.3 采样/保持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5 A/D转换器 2.5.1 并联比较型A/D转换器 2.5.2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 2.5.3 双积分型A/D转换器 2.5.4 Σ-Δ调制型A/D转换器 2.5.5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6 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 2.6.1 并行输出ADC与微处理器的接口 2.6.2 串行输出ADC与微处理器的接口 2.7 开关量输入通道 习题2 第3章 智能仪器输出通道及接口技术 3.1 模拟量输出通道 3.1.1 D/A转换原理 3.1.2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2 D/A转换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 3.3 D/A转换器的应用 3.4 开关量输出通道 3.4.1 小功率驱动接口电路 3.4.2 中功率驱动接口电路 3.4.3 固态继电器输出接口电路 习题3 第4章 智能仪器人机接口技术 4.1 键盘与接口 4.1.1 键盘概述 4.1.2 键盘工作原理与接口电路 4.1.3 键值分析程序 4.2 LED显示器与接口 4.2.1 段码式LED显示器原理与接口 4.2.2 点阵式LED显示器原理与接口 4.3 键盘/显示器接口设计 4.3.1 ZLG7290芯片介绍 4.3.2 ZLG7290芯片的连接方法和程序设计 4.4 LCD显示器及接口 4.4.1 LCD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4.2 笔段式LCD显示器 4.4.3 点阵式LCD显示器的接口 4.5 触摸屏 4.5.1 触摸屏简介 4.5.2 触摸屏的分类及基本工作原理 4.5.3 触摸屏的控制 4.6 打印记录技术 4.6.1 RD系列热敏微型打印机的接口信号 4.6.2 RD系列热敏微型打印机的打印命令 4.6.3 汉字打印技术 4.6.4 RD系列热敏微型打印机与单片机接口及编程 4.7 条码 4.7.1 条码的发展 4.7.2 条码的特点 4.7.3 条码的分类 4.7.4 条码识读器 4.8 IC卡 4.8.1 IC卡的发展 4.8.2 IC卡的分类 4.8.3 非接触式IC卡的基本工作原理 4.8.4 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 4.8.5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主要功能 4.8.6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习题4 第5章 智能仪器的典型数据处理技术 5.1 概述 5.2 随机误差处理与数字滤波 5.2.1 数字滤波的特点 5.2.2 数字滤波算法 5.3 系统误差的处理 5.3.1 利用误差模型校正系统误差 5.3.2 利用离散数据建立模型校正系统误差 5.3.3 利用标准数据表校正系统误差 5.3.4 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 5.4 粗大误差的处理算法 5.4.1 判断粗大误差的准则 5.4.2 测量数据的处理步骤 5.5 温度误差的校正方法 5.6 测量数据的标度变换 5.6.1 线性标度变换 5.6.2 非线性标度变换 5.7 智能仪器的自动测量 5.7.1 量程自动转换 5.7.2 触发电平自动调节 5.8 智能仪器的自动校准 5.8.1 内部自动校准 5.8.2 外部自动校准 习题5 第6章 智能仪器抗干扰技术与可靠性设计 6.1 智能仪器中的干扰 6.1.1 干扰的定义与来源 6.1.2 干扰的分类 6.1.3 干扰传播的途径 6.2 从传播途径上抑制干扰的主要技术 6.2.1 隔离技术 6.2.2 滤波技术 6.2.3 屏蔽技术与双绞线传输 6.2.4 接地技术 6.3 抗干扰的其他技术与措施 6.3.1 电源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6.3.2 静电干扰和漏电干扰的抑制 6.3.3 线间窜扰的抑制 6.4 智能仪器可靠性概述 6.4.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6.4.2 影响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6.5 智能仪器可靠性设计 6.5.1 硬件可靠性设计 6.5.2 硬件故障自检 6.5.3 软件可靠性设计及软件抗干扰措施 习题6 第7章 总线和数据通信技术 7.1 概述 7.2 内部总线 7.2.1 I2C总线概述 7.2.2 I2C总线术语 7.2.3 器件与I2C总线的连接 7.2.4 I2C总线数据的传送 7.2.5 I2C器件与CPU的连接 7.2.6 I2C总线应用实例 7.3 GPIB总线 7.3.1 GPIB总线术语 7.3.2 仪器功能与接口功能 7.3.3 GPIB接口系统结构 7.3.4 GPIB接口的工作过程 7.3.5 GPIB接口芯片 7.4 串行总线 7.4.1 RS-232C标准 7.4.2 RS-422标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