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祛魅乡土怀旧与诗性建构--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研究

历史祛魅乡土怀旧与诗性建构--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研究

  • 字数: 23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小红|责编:任明
  • 商品条码: 97875203524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颇具 影响力的西部长篇小说为研 究对象,在对现有研究成果 归纳总结、分析整理的基础 上,从历史祛魅、乡土怀旧 和诗性建构三个角度入手, 梳理并探究新世纪以来西部 长篇小说在创作资源、主题 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 、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精 神气质和美感神韵等方面具 有的表现形态与发展趋向, 这些方面共同建构着西部独 有的文学图景。在对西部长 篇小说创作给予整体观照的 过程中,尝试归纳和揭示新 世纪以来西部长篇小说书写 所体现出的文学史意义和美 学价值,以及由此带给中国 当代文学的启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 “新世纪”的概念 二 “西部”的概念 三 “西部文学”的概念 第二节 西部小说研究现状之概述 一 西部文学研究视野中的西部小说 二 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视野中的西部小说 三 区域创作群体研究 四 西部小说个案研究 第三节 本书的着眼点及写作思路 一 就研究对象来看 二 就研究现状来看 三 就研究价值来看 第二章 西部小说: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 第一节 西部长篇小说的历史变迁(1949-1999) 一 新生成长期 二 复苏定位期 三 繁荣发展期 第二节 转型期西部文化语境与长篇小说 一 西部社会转型与“西部经验” 二 “西部经验”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 第三节 西部文化场中的文学精神 一 世代相因的坚韧意志与故土情结 二 豁达豪放的血性精神与英雄情怀 三 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与博大襟怀 第三章 西部历史本相的多元与多维透视 第一节 西部“小历史”的立体建构 一 小人物的大历史 二 家族史与区域史的同步书写 三 “小历史”书写的共性特征及其意义 第二节 少数民族历史的文学重述 一 英雄传奇史——民族历史的现代重构 二 宗教信仰史——民族心史的独特叙述 第三节 “文革”创伤的寓言呈现与饥饿历史的见证书写 一 “文革”创伤的寓言呈现 二 饥饿历史的文学见证 第四章 永恒的乡愁——西部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 第一节 怀旧溯源及西部乡土小说怀旧之缘起 一 何谓“怀旧” 二 西部乡土小说怀旧之缘起 第二节 即将消逝的“村庄” 一 村庄及村庄意象 二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村庄” 三 村庄意象与认同危机 第三节 民俗人生与风物追忆 一 民俗与民俗怀旧 二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民俗人生与乡土风物 三 民俗怀旧书写的特征及其价值 第四节 远去的“最后一个” 一 戏终人散 二 悲怆的紧皮手与巫师 三 西部乡土小说怀旧书写的潜力与限度 第五章 西部长篇小说的诗性建构 第一节 西部自然的神性书写 一 自然风景主体形象的确立 二 灵性动物形象的塑造 三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呈现 第二节 理想人物谱系的构建 一 儒家理想人物 二 神性英雄与血性男儿 三 澄澈的自然之子 第三节 西部小说文本结构的诗性特征 一 神话传说、英雄故事及宗教文献的有机融入 二 交相辉映的民间歌谣和地方戏曲 三 传统文学形式的借鉴 第四节 语言:西部小说的生命之光 一 西部方言的文学运用 二 口头语与书面语的文本融合 第六章 西部长篇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创作困境 第一节 西部长篇小说的文学价值 一 众声喧嚣中的理性坚守 二 “底层叙事”的人文关怀 三 全球化潮流中的西部意识 第二节 西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困境及其突围 一 叙事资源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困境与突围 二 价值理念的困境与重建的可能 结语 附录 部分西部长篇小说作品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