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内蒙古牧区工作成就启示研究(1947-1966)

内蒙古牧区工作成就启示研究(1947-1966)

  • 字数: 31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仁钦|责编:王琪
  • 商品条码: 97875203553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47—1966年 为时段,首次系统地利用 前人未曾利用或未能充分 利用的内蒙古牧区各级( 自治区、盟市、旗、苏木 、嘎查、生产队、巴嘎以 及公私合营牧场)翔实的 档案文献资料。较全面、 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内蒙 古牧区工作;分析了内蒙 古牧区工作的开创性成就 及其历史经验与启示;客 观总结了内蒙古牧区在“ 大跃进”运动中的教训, 指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的重要性与意义;揭示了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推 动内蒙古牧区社会发展的 基本要求;论证了内蒙古 牧区抗灾保畜工作的重要 性;展示了内蒙古作为模 范自治区在牧区工作方面 的典范事例。本书旨在通 过对内蒙古牧区变革和发 展历史脉络的研究,为内 蒙古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的现实需要提供可借鉴的 历史经验。同时也为中国 其他几大典型牧区的同类 课题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思 路。以期丰富和弥补中国 牧区工作史研究的缺失。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与畜牧业恢复和发展 第一节 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社会历史背景 一 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和社会特点 二 民主改革前内蒙古牧区阶级状况以及剥削形式 第二节 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方针、政策的形成及其完善 一 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 二 乌兰毛都努图克民主改革试点和牧区民主改革初期问题 三 牧区民主改革“三不两利”政策创造及其完善 第三节 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的成功实现及其意义与经验 一 内蒙古牧区民主建政和“三不两利”政策的推行 二 民主改革期间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的发展 三 内蒙古牧区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四 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经验 小结 第二章 内蒙古牧区社会主义改造与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第一节 内蒙古牧区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国际社会中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和民族问题方面的总任务 三 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经营状况 第二节 内蒙古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 一 “三不两利”政策的继续贯彻 二 “稳、宽、长”原则的制定 第三节 内蒙古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 一 牧民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 牧主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庙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 内蒙古牧区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四节 内蒙古牧区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畜牧业的发展及其意义 一 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措施 二 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 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发展对国家建设的贡献 四 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发展显示出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 第五节 内蒙古牧区社会主义改造的启示 小结 第三章 经济调整时期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的治理与建设 第一节 内蒙古牧区“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第二节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问题及其影响 一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问题的背景与原因 二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事例分析 第三节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和建设成就 一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二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成就 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牧区人民公社的建立及其调整 第一节 内蒙古牧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形成及其发展 一 内蒙古牧区人民公社化高潮 二 内蒙古牧区人民公社化高潮的背景与要因 第二节 内蒙古牧区人民公社化形式及其经营管理形式 一 内蒙古牧区人民公社牲畜入社形式及畜股报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