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文学路上的迷途羔羊(精)/大家读大家

现代文学路上的迷途羔羊(精)/大家读大家

  • 字数: 166
  • 出版社: 作家
  • 作者: 王中忱|责编:丁文梅|总主编:丁帆//陈众议
  • 商品条码: 97875212072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也逐渐走上了帝国主义的道路,帝国主义不仅仅表现为军事、经济的扩张,也表现为价值、思想、知识和情感、想象体系的建构,在此过程中,“现代”文学并不仅仅处于追随的位置,也表现出质疑和批判。本书集中讨论日本受到这一过程影响的现代作家们及其作品——所谓“迷途之羊”的意象,不仅仅是在隐喻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更是对日益走向迷途的日本社会提出的警示。
作者简介
王中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编委、《国际理论空间》编委、中国丁玲学会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日本现代文学、东亚近现代文化交流史。著有《越界与想象——20 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译有《个人的体验》,曾获《世界文学》翻译奖。
目录
目录 大家来读书 Ⅰ小引 ——艺术追随帝国,抑或帝国追随艺术?/ 后发型新“帝国”及其言说的特征/ 帝国与艺术:殖民历史与多样的现代主义/ Ⅱ弃文 ——“言文一致”体小说开创者二叶亭四迷的越境中国 之旅/ 埋骨中国:二叶亭的人生夙愿/ 在“满蒙”铺设国民抵抗线:二叶亭的国际政治构想/ 从哈尔滨到北京:二叶亭在中国的足迹/ 关于二叶亭放浪中国的叙述及其意义的再生产/ Ⅲ思乡之歌与“到民间去”的回响 ——走读于石川啄木的故乡/ 盛冈小城:啄木诗里的故乡/ 天鹅声声入梦:日本的别一种景观/ 远方天空那绚丽的云彩/ 三行短歌的节奏与望月教授的读法/ 乡愁诗的解体/ 文化消费的超越/ 向闭塞的时代宣战/ 到民间去,到民间去……/ Ⅳ语言·经验·多义的“现代主义” ——论北川冬彦的前期诗作/ “现代主义”的再定义与北川冬彦的意义/ 开放与闭锁:非均质的殖民地空间/ 作为“帝国”隐喻的军港、铁路和身体/ 小结/ Ⅴ遍体鳞伤的经验与血肉丰满的思想 ——中野重治创作的抒情性与政治性/ 重审社会主义思潮与普罗文学的谱系/ 告别感伤的抒情/ 重建主体的经验与政治抒情诗/ “再转向”与远离“文艺复兴运动”/ 余语/ Ⅵ自我与他者的再确认 ——堀田善卫的早期写作与鲁迅的路标意义/ 日本的鲁迅阅读史与中国新文学“走向世界”/ 堀田善卫:在由欧入亚的时刻与鲁迅相遇/ 堀田的早期文学评论与鲁迅的潜在影响/ “上海物语”与鲁迅形象的意义/ 鲁迅的启示:与异民族交涉的彻底性/ Ⅶ存在的焦虑、人文主义传统重建与 “新人”的想象 ——大江健三郎前期创作论/ “峡谷村庄”:多义的空间/ 跨越精神危机的青春纪念碑/ “另外一部《个人的体验》”/ 人文主义传统的重建/ Ⅷ在“介入文学”的谱系上 ——初论加藤周一的文化批评/ 作为当代日本文学史事件的“九条会”/ 加藤周一:战争体验与知识分子的伦理责任/ 在语言与装甲车之间的思考/ 加藤的评论文体:以《四月的梦》为例/ Ⅸ日本文学中译百年的历史掠影/ 两次翻译热潮与“脱脉挪用”式解读/ 另类接受与共时思考/ Ⅹ小结 ——远近之间:3·11后日本文学的再出发/ 来自现场的声音/ 核时代的想象力/ 远而近:文明史的质疑/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