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直面冲击(中国经济学家建言)

直面冲击(中国经济学家建言)

  • 字数: 199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编者:刘伟|责编:李文重
  • 商品条码: 978730028106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 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 喻。在这不确定的时代,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即使 没有新冠肺炎疫情,也会 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黑天鹅”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 控,60位来自全国不同高 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经 济学家,从各自的专长领 域出发,面对疫情形成的 挑战,立足国家发展战略 和大局,结合中国国内和 国际环境的变化,为中国 经济2020,乃至国家的“十 四五”建言献策。
作者简介
刘伟,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委员, 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转轨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以及经济增长和企业产权等问题。
目录
战略谋划篇 刘伟:坚决打赢防疫战,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徐佳宾:中国发展理念的转型与构建 余永定: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挑战及政策建议 臧旭恒: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影响的基本判断与应对策略 祝宝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走势展望和建议 张军:疫情对GDP的冲击没有你想的那么大 张辉:疫情难阻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苏剑: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建议 徐洪才:中国经济发展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管清友:刀刃上的增长:庚子战疫后的经济和政策分析 桑百川:减轻抗击疫情下的次生经济危害 王永贵:抗疫情、稳经济、促高质量发展 陈劲:应对危机的熊彼特、新熊彼特和后熊彼特对策 薛澜:应急管理视角下的中国疫情防控体系 陆铭:新冠肺炎疫情与中国公共治理的现代化之路 陈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与防治中的短板、长板及公共经济学建议 金碚:消除“忽视-恐慌”是应对突发疫情的关键 张永军:关于健全国家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颜爱民:加强文化自信、坚定走“天人和谐”的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姚为群:新冠肺炎引发国际关注公共卫生事件可能的经济影响 运行调控篇 郑新立:努力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 刘元春:底线管理、短期刺激与中期扩张是应对疫情产生的三波超级冲击的好方法 李悦:经济学教学与科研要立根祖国大地 赵忠秀:宜将短期对冲政策长期化,促进结构性变化,增强我国供应链韧性 屈贤明:应该高度重视民生产业 黄汉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影响的建议 郑江淮:以更有力、更有效的供给侧政策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 顾强:加快从“失序”到“有序”,有效启动经济循环 沈坤荣: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难对宏观经济的扰动及其应对 林毅夫:对2020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建议 白景明:聚力社会安全 优化财政政策 朱青: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王国刚:简论防疫、复产的货币金融政策 吕冰洋:众人之事——疫情下的应急财政建设 陈彦斌: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定位 胡敏:完善消费政策促进消费回补和潜能释放 吴金明:建立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消费性财政体制已刻不容缓 程大中: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中国服务业发展对策 谢康:培育和发展“平战结合”的医疗防疫服务产业 刘茂松:实施新型基本建设投资工程的建议 方芳: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对策 数字经济篇 白津夫:以数字化重振经济活力 重塑发展格局 李晓华:以疫情为契机,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张莉:新冠肺炎疫情将加速数字经济的发展 秦海林:关于增强产业链弹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宋华:尽快建立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产业供应链弹性管理体系 马述忠: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贸易助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对策建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