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

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

  • 字数: 34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相晓燕|责编:胡畔
  • 商品条码: 97873082010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笔者以扬州曲家群体为研究对象,力求站在整个 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高度,结合清中叶扬州一地的社会 经济状况及曲坛审美风尚、乾嘉学术思潮的影响,联 系传奇、杂剧的嬗变来对其进行观照与考察。通过对 这一群体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剖析,考察其自身的演变 过程,对其创作特色及理论特征加以归纳总结,进行 整体性的研究,作深层次的思考。基于此,笔者将在 尽可能充分地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对扬州曲家与扬州 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这包 括:对扬州曲家生平与群体交游的考述;对群体形成 与活动开展的原因、状况与意义的探讨;对扬州曲家 与两淮盐官、盐商、扬州书院山长、“扬州八怪”、 扬州学派成员之间的文化互动及其影响的剖析;对扬 州曲家的戏曲作品的思想主旨、艺术特色、演出状 况,及其戏曲理论成就的评价;关于扬州曲家对花部 戏曲态度的考察。从而以点带面,对有清中叶花雅之 争中扬州曲家的整体风貌及文化心理发展脉络有一个 准确的把握。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结聚的地域文化背景 第一节 清中叶扬州的社会风尚 第二节 清中叶扬州曲家群结聚探因 第三节 扬州曲家与乾嘉朴学思潮 第二章 扬州曲家群的主体构成及群体特征 第一节 扬州曲家群的主体构成 第二节 扬州曲家的群体特征 第三节 扬州曲家的传世作品 第三章 扬州曲家交游考 第一节 金兆燕与曲家交游考 第二节 李斗与曲家交游考 第三节 凌廷堪与曲家交游考 第四节 其他扬州曲家交游考 第四章 扬州曲家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扬州曲家传奇创作的主题取向 第二节 扬州曲家传奇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扬州曲家传奇的演出状况 第四节 蒋士铨的《四弦秋》杂剧 第五章 扬州曲家的戏曲理论贡献(上) 第一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理论著述 第二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本体论 第三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发展史论 第四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创作论 第五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考据学成果 第六章 扬州曲家的戏曲理论贡献(下) 第一节 扬州曲家与花部戏 第二节 《扬州画舫录》中的花部戏理论 第三节 焦循的《花部农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清中叶扬州曲家活动年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