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然与道德(古代永州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人居环境科学丛书

自然与道德(古代永州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人居环境科学丛书

  • 字数: 324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孙诗萌|责编:徐晓飞//张明|总主编:吴良镛
  • 商品条码: 97871122436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4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探索古代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价值、基 本命题、理论方法与实践机制。基于对永州地区府县 城市的历史考察,本书发现“自然和谐”与“道德教 化”是深刻影响古代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的两项核心价 值。在其引导下,地方城市着力营造与自然环境和谐 共生的“自然之境”和辅助地方社会道德教化的“道 德之境”,并发展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地 方规划设计活动的参与者众多,但其主要实践机制包 括“官方传统”“民间传统”和“士人传统”。深入 发掘这一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体系,对中国城市规划理 论研究和历史城市保护实践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孙诗萌,1982年10月生于北京。城乡规划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PURS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地区建筑学。
目录
摘要 “人居环境科学丛书”缘起 序 第1章 自然与道德:古代人居规划设计的核心价值 1.1 研究缘起:寻找“被忽视的”地方城市规划设计传统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中国古代的“人居环境”观念 1.2.2 “地方城市”与地方人居环境 1.2.3 中国古代的“规划设计 1.3 从古代人居环境的理想谈起:基于三个文本的考察 1.3.1 边疆城邑:晁错的理想人居 1.3.2 桃花源:陶渊明的理想人居 1.3.3 八愚宅园:柳宗元的理想人居 1.3.4 三个文本的差异与共性 1.4 古代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的本质 1.4.1 规划设计的基础和参照:自然环境 1.4.2 规划设计的内在需求:人间秩序 1.4.3 规划设计的核心价值:“自然”与“道德 1.5 “自然之境”与“道德之境”:规划设计研究的一种视角 1.5.1 “自然之境 1.5.2 “道德之境 1.5.3 “自然之境”与“道德之境”的关系 1.6 研究案例、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案例:永州地区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第2章 永州地区人居历史演进与特征 2.1 永州地区概况及自然地理环境 2.2 永州地区人居演进历程 2.2.1 行政建制变迁 2.2.2 城市选址营建历程 2.2.3 人居发展大势 2.3 永州地区自然与人文特征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与挑战 2.3.1 自然环境:发展出紧密结合自然的规划设计方法 2.3.2 族群关系:对城市防御与文教提出更高要求 2.3.3 文化传统:重视道德环境、文教设施的规划经营 2.3.4 贬谪之区:唐宋贬官对早期人居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第3章 “自然之境”的规划设计:人工嵌入自然 3.1 形胜评价:城市选址的山水体察 3.1.1 “形胜”与形胜评价 3.1.2 水抱:二水交汇,凸岸为佳 3.1.3 山环:高山为屏,横岭周环 3.1.4 高阜为基:城倚高阜,山麓为基 3.2 相土尝水:城市选址的技术方法 3.3 因土兴利:城市生长基点确立 3.3.1 山麓生长:以零陵为例 3.3.2 “因土兴利”的规划理论 3.4 .依险设防:城市空间边界划定 3.4.1 因山为城 3.4.2 凭溪为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