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的延伸--技术通史

人的延伸--技术通史

  • 字数: 149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胡翌霖|责编:隋淑光//严岷
  • 商品条码: 97875444953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2018年起,作者在清 华大学开设“技术通史”本科 生通识课,基于课程讲义 ,摘选出十五门关键技术 作为主线,形成本书。本 书篇幅虽短,但仍以“技术 通史”为名,因为作者并不 只是在古往今来无数技术 发明中抽取零星碎片来展 示,而是试图勾勒出某种 整体的历史线索。 在国内外,关于某项或 某类技术的历史讲述有很 多,但是对“技术史”作通盘 整体把握的“技术通史”却很 罕见。在中国,本书试图 作一次试探,不是把“技术” 作为科学的附庸,也不是 把一些孤立的技术简单地 列举出来,而是试图勾勒 出一条以“技术”为主角的历 史脉络。最终指向一个问 题:今日的这个“技术时代” 是从哪里来的? 因此,撰写技术通史不 只是为了歌颂技术及其发 明者,而是为了追究技术 之主宰地位的来龙去脉。 在适当讲述发明者的功绩 之外,更重要的是探求技 术的发明和演化与人类文 化、观念和社会环境之间 的互动关系。 最终,技术的影响沉淀 在我们生活世界的方方面 面,成为当代人习以为常 的环境。因为这些影响已 经尘埃落定,我们往往见 怪不怪,视而不见了。而 通过历史追溯,我们回到 每一种技术刚刚发明之时 ,就更容易看清它们究竟 带来了哪些改变。追溯技 术的历史,正是为了把握 人类的当下和未来。
作者简介
胡翌霖,男,1985年生于上海,2004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2014年获得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于北京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思想史和媒介/技术哲学,著有《科学文化史话》,在报纸、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和书评、学术杂文等近30篇。
目录
第一讲 石器 1.人的起源 2.旧石器时代 第二讲 农业 1.新石器时代 2.城市文明的兴起 第三讲 文字 1.两河流域 2.符物到楔形文字 第四讲 机械 1.希腊机械 2.阿拉伯帝国和中世纪欧洲 第五讲 钟表 1.水钟和沙漏 2.修道院与机械钟 第六讲 印刷机 1.古登堡的发明 2.印刷的意义 第七讲 力学 1.机械论的兴起 2.牛顿力学 第八讲 蒸汽机 1.蒸汽机前史 2.萨弗里和钮可门 3.瓦特遇到蒸汽机 4.瓦特的“水壶” 5.博尔顿与月光社 第九讲 纺织机 1.从飞梭到骡机 2.纺织机底下的阴影 3.织物漂白到化学工业 第十讲 铁路 1.用蒸汽机带动车船 2.工业革命的集大成者 第十一讲 流水线 1.现代机床的发明 2.可更换零件的思想 3.福特及其流水线 第十二讲 电灯 1.煤气灯和煤油灯 2.爱迪生之前的电灯 3.爱迪生的电灯 第十三讲 电报 1.沙普的视觉信号系统 2.第一项以科学为基础的发明 3.摩尔斯电码 4.电报的影响 第十四讲 计算机 1.机械计算器 2.二战与现代计算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