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敦煌莫高窟与6至11世纪佛寺空间布局研究

敦煌莫高窟与6至11世纪佛寺空间布局研究

  • 字数: 308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赵娜冬//段智钧|责编:张晶//杨琪
  • 商品条码: 97871122422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公元6至11世纪处于佛教中国化的关键时期,也是 中国佛教建筑研究的重要阶段。本文以敦煌莫高窟的石 窟形制、经变壁画以及主尊塑像等艺术遗存为直接研究 对象来讨论公元6至11世纪佛寺院落的空间布局特征, 结合汉地佛寺遗迹及有关历史文献,重点关注佛寺院落 的殿阁配置、空间关系与空间组合三方面。
作者简介
赵娜冬,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方向与本书选题 1.1.1 敦煌莫高窟的时空意义 1.1.2 敦煌莫高窟的礼佛空间 1.1.3 隋唐以前佛寺布局概要 1.2 研究基础与本书视角 1.2.1 对敦煌莫高窟的阐释层次 1.2.2 汉地佛寺布局的研究现状 1.2.3 有关佛教信仰的研究基点 1.3 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书框架 第2章 佛寺院落的信仰主题——以绘塑题材为核心的讨论 2.1 从石窟形制对应的佛寺院落说起 2.1.1 壁龛与边坛 2.1.2 中心柱与中心坛 2.2 主尊主导石窟的绘塑题材 2.2.1 主尊塑像的类型区分 2.2.2 石窟壁画的题材差异 2.2.3 绘塑组合的信仰主题 2.3 趺坐佛为主尊的绘塑组合 2.3.1 涅橥思想反映的殿阁配置 2.3.2 净土信仰影响的殿阁配置 2.3.3 竖三世佛主导的殿阁配置 2.4 倚坐佛为主尊的绘塑组合 2.4.1 涅粱思想反映的殿阁配置 2.4.2 净土信仰影响的殿阁配置 2.5 其他姿态佛为主尊的绘塑组合 2.6 小结 2.6.1 莫高窟所反映的信仰主题趋向 2.6.2 信仰主题可能对应的殿阁配置 第3章 佛寺院落的空间关系——以经变壁画为核心的讨论 3.1 经变壁画的空间理解 3.1.1 西方净土变的空间观念 3.1.2 弥勒经变的空间观念 3.1.3 东方药师变的空间观念 3.1.4 其他经变反映的空间观 3.2 经变壁画的空间表达 3.2.1 隋代至归义军时期莫高窟经变壁画 3.2.2 西方净土变的图像特点 3.2.3 弥勒经变的图像特征 3.2.4 东方药师变的图像特点 3.2.5 其他经变 3.2.6 从经变壁画到佛寺布局 3.3 院落空间的模式探讨 3.3.1 主辅单体组群(A型) 3.3.2 廊连接组群(B型) 3.3.3 复合型组群(c型) 3.3.4 院落空间关系的演变 第4章 佛寺院落的空间组合——对石窟与壁画的整体讨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