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

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

  • 字数: 23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施新佳|责编:王衡
  • 商品条码: 97875203562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南联大与“鲁艺”的办学理念、教育方针迥异,两校的文学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也大相径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学体系——精英文学和工农兵文学。一定意义上,西南联大的精英文学与“鲁艺”的工农兵文学分别引领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上、下半区,新文学史上几乎所有的文学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它们身上获得合法性解读,它们负载着丰饶的社会、历史、文化、美学信息,至今仍葆有一定的生命力和鲜活性。解读两校的文学作品,是考量建国后文学发展的一把钥匙,也是观照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个窗口。本书分析西南联大与“鲁艺”的文学,以两校师生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真正指向的是对精英文学和工农兵文学的探究,以更加客观公正的视角和态度重新评判两种文学的风貌。
目录
绪论 西南联大、“鲁艺”与中国新文学史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建校历程与校园氛围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下的艰难起步 第二节 冲突渗透中的思想指引 第三节 矛盾交融中的教育导向 第二章 救亡强音中的个体与群体 第一节 抗战救亡话语的出场与沸腾 第二节 西南联大:群体呼号中的个体诘问 第三节 “鲁艺”:个体认同后的群体“聚焦” 第四节 个体与群体的纠结 第三章 现实观照中的思想启蒙 第一节 西南联大:批判现实的延续 第二节 “鲁艺”:歌颂与批判的交响 第三节 启蒙、革命与农民书写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气度与思想改造 第四章 生命存在与人性深度的探询 第一节 生命存在:诗性品格、救世情怀的对立与对话 第二节 救亡、革命、爱情、自我多重碰撞中的人性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体式探索与语言风貌 第一节 战争不同阶段的文体选择与语言风貌 第二节 西南联大:学院派的文体实验与“新文言”的沿用 第三节 “鲁艺”:民族形式的新变与革命白话的兴起 第六章 外国文学资源的移植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南联大的盛行 第二节 苏联文学对“鲁艺”的吸引 第三节 “亲欧美”与“亲苏俄”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生成与建构 第一节 “社会场域”的浸染与文学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精神传统的赓续与文学观念的再认 第三节 主体定位的选择与文学价值的追求 第八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及文学史价值 第一节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 第二节 多样现代性的分化与融合 第三节 两种文学样态的文学史价值及当下启示 结语 话语讲述的时代和讲述话语的时代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