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翻译与文学革命(早期中国新文学作家的翻译研究)

文学翻译与文学革命(早期中国新文学作家的翻译研究)

  • 字数: 324
  • 出版社: 中央编译
  • 作者: 李春|责编:王琳//景淑娥
  • 商品条码: 978751173716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71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五四”作家的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为 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翻译对文学观念、语言和文体 形式的影响,揭示了文学翻译在新文学的发生过程 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翻译作品的主题 研究,考察了翻译在“五四”文化的建构以及作家 的思想与精神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目录
导论 一 翻译的界定 二 文化选择中的主体建构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视角、方法与论题 上篇 第一章 从“律德来久”到“文学”:新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一节 “LITERATURE”的移用与文学革命的发动 第二节 文学革命思路的调整 第三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四节 新文学建设方案中的翻译 第二章 由白话而欧化:翻译与新文学的语言方案 第一节 文学变革与语言变革的合流 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化与“欧化”的提出 第三节 新文学的欧化语实验 第三章 翻译与新文体的创造 第一节 多重翻译策略中的诗体探索 第二节 “POEM”与“POEM IN PROSE”之辨析 第三节 “SHORT STORY”及其不满 第四节 “ESSAY”与传统资源之消长 第五节 “易卜生热”之后戏剧的困境 下篇 第四章 再造文明:社会改良中的文学改良 第一节 真国民:社会改良的精神基础 第二节 新文体:社会改良的交流机制 第三节 实验主义:再造文明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 “好政府主义”:再造文明的制度保障 第五章 文化比较中的历史危机与救赎 第一节 作为新伦理的科学 第二节 “比较既周,爰生自觉”:比较文化视野与翻译的使命 第三节 “内曜”与“心里的烦闷 第四节 “反诸己”与世界主义 第六章 从“人的文学”到“为人生”的文学 第一节 “新民”思潮下的早期翻译 第二节 “移情”与文学的“趣味 第三节 善种学与“人的文学 第四节 “为人生”与翻译的使命 第七章 “红男绿女之小说”中的“文学 第一节 滑稽消遣中的人生警示 第二节 以正面形象“作个人之志气 第三节 以负面形象“输荡新机 第四节 以“正轨”“救说部之流弊 第五节 以“意识情感怀抱”藏纳于文 第八章 世界文学版图中的“艺术”与“理想 第一节 培育“社会种子 第二节 “知识”与“价值”:多重空间之间的纠葛 第三节 主潮之外的世界文学版图 第四节 “描写方法”的模范:自然主义 第五节 “使人不失望”:从表象主义到新浪漫主义 第九章 “风韵译”与新文学的身份 第一节 “风韵译”的诗学阐释 第二节 “风韵译”的主体策略及其论争 第三节 翻译主体与新文学的身份想象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