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证明责任分配基本理论(以刑事诉讼为参照的研究)(精)

证明责任分配基本理论(以刑事诉讼为参照的研究)(精)

  • 字数: 304
  • 出版社: 中国法制
  • 作者: 黄永|责编:胡斌//潘环环
  • 商品条码: 97875216050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证明责任的概念和作用机制,进 而提出了形式要素和实质要素相结合的证明责任分配 原理:以刑事规范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的形式分配原则 ,谁主张、谁举证以及建立在刑事政策基础上的实质 分配原则,也就是通过证明责任的倒置进行的对谁主 张、谁举证的调整。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本书提出 应当在刑事一体化的研究范式指导下,根据刑法规范 的逻辑结构和犯罪构成理论对控辩双方的证明责任, 以及法官在证明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分析。
作者简介
黄永,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处长,长期从事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立法和研究工作,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等。著有《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研究》、《法律程序改革的突破与限度》(合著)等,并在各类法学核心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
目录
第一编 证明责任制度的概念体系 一、现代诉讼中的证明概念 (一)查明式诉讼和证明式诉讼 (二)诉讼证明是对抗式证明 (三)我国认识案件事实的方式 二、证明对象及其确定 (一)案件争议事实是诉讼的证明对象 (二)主张和抗辩:确认证明对象的程序机制 (三)证明对象的基本内容:案件的争议 三、两种不同的证明责任概念体系 (一)大陆法系的证明责任概念 (二)英美法系的证明责任概念 四、科学的证明责任概念的要素 (一)证明责任概念的一般构成要素 (二)两大法系证明责任概念的关系 (三)重新界定我国的证明责任概念体系 五、证明标准的概念 (一)四个层次的证明标准 (二)证明标准的性质 (三)证明标准的功能 (四)证明标准的体系 第二编 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程序法性质 一、建构证明责任制度之必要性及其理论切入 (一)证明责任制度是解决事实真伪不明的程序制度 (二)程序制度:切入证明责任制度研究的新视角 二、诉讼模式和诉讼理念对证明主体的影响 三、证明责任规则的程序法性质 (一)证明责任规则随程序规则的变化 (二)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反思看证明责任和认识论规则的互补 (三)程序正义理论在证明责任领域的引入 第三编 证明责任分配原理(一)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主要学说 (一)大陆法系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 (二)大陆法系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规则 二、英美法系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 (一)英美法系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二)英美法系证明责任分配的特点——与大陆法系相比较 三、心理映射: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映射是证明责任制度发挥功能的基础 (二)证明责任的本质是举证义务及其附随的不利后果 (三)心理强制功能实现的条件和失效的可能 (四)一个实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 四、证明责任分配的利益基础 (一)利益的概念 (二)诉讼所涉利益的特征 五、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基本要素 (一)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要素 (二)一种理论分析模型的构想 第四编 证明责任分配原理(二) 一、影响证明责任分配的要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