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针灸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

现代针灸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

  • 字数: 239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刘存志|责编:张燕
  • 商品条码: 97875132593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五章,书后有附录。第一章提出现代针 灸学的基本概念,阐述现代针灸学的基本内容,简述 现代针灸学的发展史;第二章论述腧穴特异性、腧穴 敏化、经脉/腧穴-脏腑相关、腧穴-神经节段相关、 针灸全息理论等现代针灸学基本理论;第三章介绍针 刀、热敏灸、董氏奇穴等8种常见的现代针灸技术;第 四章阐述针灸适应证,简单介绍针灸临床研究方法, 以中风病、偏头痛、尿失禁、便秘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为例介绍目前针灸临床研究范式,并深入介绍循证针 灸学;第五章介绍常见实验动物的基本特征、应用特 点和常用品系,常用的实验检测技术、针灸应用实例 及研究范式。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针灸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现代针灸学的基本内容 一、现代针灸学理论 二、现代针灸技术 三、现代针灸临床研究 四、现代针灸实验研究 第三节 现代针灸学的发展简史 一、传统针灸学 二、现代针灸学萌芽 三、现代针灸学形成 四、现代针灸学发展 第二章 现代针灸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腧穴特异性 一、腧穴形态结构特异性 二、腧穴生物物理特异性 三、腧穴病理反应特异性 四、腧穴刺激效应特异性 五、腧穴特异性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腧穴敏化 一、腧穴敏化的形成 二、腧穴敏化的现象及特征 三、腧穴敏化的机制 四、腧穴敏化在针灸学科发展中的意义 第三节 经脉/腧穴-脏腑相关 一、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现象 二、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节 腧穴-神经节段相关 一、神经节段 二、腧穴分布与神经节段 三、腧穴主治与神经节段 第五节 腧穴全息理论 一、全息理论 二、针灸全息理论的临床应用 三、腧穴全息理论的临床意义 第三章 现代针灸技术 第一节 针刀疗法 一、概念 二、操作要点 三、临床应用 第二节 热敏灸疗法 一、概念 二、操作要点 三、临床应用 第三节 董氏奇穴疗法 一、概念 二、操作要点 三、临床应用 第四节 平衡针疗法 二、操作要点 三、临床应用 第五节 经皮腧穴电刺激疗法 一、概念 二、操作要点 三、临床应用 第六节 蜂针疗法 一、概念 二、操作要点 三、临床应用 第七节 激光针灸疗法 一、概念 二、操作要点 三、临床应用 第八节 干针疗法 一、概述 二、操作要点 三、临床应用 第四章 现代针灸临床研究 第一节 针灸适应证 一、世界卫生组织针灸适应证1979版 二、世界卫生组织针灸适应证1996版 三、世界卫生组织针灸适应证2002版 第二节 针灸临床研究方法 一、常用临床研究设计方法 二、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针灸临床研究范例 一、中风病 二、偏头痛 三、尿失禁 四、便秘 五、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四节 循证针灸学 一、循证医学概述 二、针灸系统评价 三、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第五章 现代针灸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对象 一、常用实验动物 二、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第二节 常用检测技术 一、组织形态学技术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 三、电生理学技术 四、影像学技术 五、系统生物学技术 六、光遗传学技术 第三节 针灸应用实例 一、神经影像技术的应用 二、电生理技术的应用 三、蛋白组学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研究范式 一、针刺镇痛调节机制 二、针刺作用的中枢整合机制 三、自主神经系统调节机制 四、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 附录 一、针灸临床研究设计规范 二、针灸临床研究报告规范 三、临床研究国际注册平台 四、动物实验报告规范 五、常用实验动物腧穴定位 六、针灸相关研究国际杂志介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