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精)

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精)

  • 字数: 255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王正平|责编:储德天
  • 商品条码: 978754449828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探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问题的。面对席卷全球 的现代化浪潮,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发展?面对全球经济一 体化裹挟的西方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异质文化人 侵”,中国传统的道德文明如何承继与创新?这是我们必 须认真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伦理学教学岗位上学习 与研究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一点小小心得,力图从内容宏 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尽力提炼出一些精要 的、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有价值的、富有启示意义的东 西,反映中国哲人有关道德和人生的一些主要智慧。
作者简介
王正平,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二级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博士点创建人,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教育伦理研究》主编;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应用伦理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
目录
引论 汲取中国固有道德之智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第一章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 一 道德哲学在中国哲学中的位置 1.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倾向 2.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与“道德”概念 二 人格的“至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宗旨 1.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理想的道德人格 2.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 第二章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基本特点 1.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2.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4.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 5.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 二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1.“德教”与“修身”合一 2.“知道”与“躬行”合一 3.“言教”与“身教”合一 第三章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生态道德智慧 一 “天”与“人”合一:宇宙生命统一论 二 “天道”与“人道”合一: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 三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尊重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 四 “相辅天地之宜”: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第四章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一 “仁”是孔子伦理道德观念的核心 1.仁者“爱人 2.“智、仁、勇”统一 3.见利思义 4.中庸 二 孔子“导之以德”的道德教育思想 1.德教为主 2.寓德教于教学 3.为仁由己 4.以身作则 第五章 墨子的“兼爱”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一 墨子以“兼爱”说为中心的道德观 …… 第六章 老子以“无为”为原则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七章 孟子以“ 仁义” 为□高原则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八章 荀子以“ 礼” 为□高行为准则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九章 董仲舒“天人合类”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十章 韩愈以“ 性情三品” 说为基础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十一章 王安石“善恶由习”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 二程以“天理”为核心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十三章 朱熹以“理”为基础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十四章 王阳明“致良知”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十五章 李贽反封建传统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十六章 王夫之“习与性成”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第十七章 颜元重“功利”“习行”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