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理论与实务(第2版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精选教材)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理论与实务(第2版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精选教材)

  • 字数: 414
  • 出版社: 重庆大学
  • 作者: 编者:文传浩//程莉//张桂君//张必兰|责编:尚东亮
  • 商品条码: 9787562490623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3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对如何从事各种不同类型的 经济研究或关于经济学中研究的一般途径或路径的分 析。文传浩、程莉、张桂君、夏宇编写的《经济学研 究方法论--理论与实务(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 类专业精选教材)》在融合东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 基础上,创建了一个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新的理论体系 。本书共分为9章,主要涵盖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经济学发展简史及其研究方法变迁、经济学研究的 数量分析方法、经济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科学素养、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的写作,以 及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程序指导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学生学习经济学研究 方法的教材或参考读物,也可供从事经济研究的实际 工作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经济、经济学 1.1.2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1.1.3 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1.2 国内外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研究述评 1.3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源流、演变与发展 1.3.1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来源——哲学 1.3.2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演变和发展 1.4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与作用 1.4.1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 1.4.2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作用 第2章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1 归纳法与演绎法 2.1.1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内涵 2.1.2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联系与区别 2.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内涵 2.2.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2.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2.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内涵 2.3.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2.4 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2.4.1 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的内涵 2.4.2 个量分析方法和总量分析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2.5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2.5.1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内涵 2.5.2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第3章 经济学发展简史及其研究方法变迁 3.1 18世纪60年代以前 3.1.1 古希腊、罗马帝国到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3.1.2 重商主义 3.1.3 重农学派 3.2 18世纪60年代一19世纪60年代 3.2.1 古典学派 3.2.2 历史学派 3.2.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3 19世纪70年代一20世纪初 3.3.1 边际效用学派 3.3.2 新古典经济学 3.3.3 德国新历史学派 3.3.4 美国制度学派 3.4 20世纪以来 3.4.1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3.4.2 美国新制度学派 3.4.3 新剑桥学派 3.5 现代非主流经济学 3.5.1 发展经济学 3.5.2 新兴古典经济学 3.5.3 演化经济学 3.5.4 后凯恩斯经济学 3.5.5 比较经济学 3.5.6 生态经济学 3.5.7 女性主义经济学 3.6 经济学发展及其研究方法的总结与借鉴 第4章 经济学研究的数量分析方法 4.1 数量分析方法概述 4.1.1 数量分析方法概念和特征 4.1.2 数量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 4.1.3 经济研究中的数量分析方法分类 4.1.4 数量分析方法的运用步骤 4.2 指数研究方法 4.2.1 基本概念 4.2.2 价格指数 4.2.3 数量指数 4.2.4 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4.3 层次分析法 4.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4.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4.3.3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4.3.4 应用举例:层次分析法在工业项目厂址选择的应用 4.4 主成分分析法 4.4.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4.4.2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概念与数学模型 4.4.3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4.4.4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用途 4.5 DEA方法 4.5.1 效率测算概念 4.5.2 常数规模报酬(12RS)的DEA模型 4.5.3 变规模报酬(VRS)的DEA模型 4.5.4 投入导向或产出导向 4.6 SFA方法 4.6.1 SFA方法概述 4.6.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4.6.3 最大似然估计 4.6.4 技术效率的估计与预测 4.6.5 假设检验 4.7 模糊评价方法 4.7.1 模糊的概念及其度量 4.7.2 术语定义 4.7.3 模糊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 4.7.4 模糊评价方法的应用举例——产品投标评价 4.8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4.8.1 计量经济学及其分析步骤 4.8.2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 4.8.3 几种重要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第5章 学术规范与科学素养 5.1 学术规范概述 5.1.1 学术规范的界定 5.1.2 学术规范的内容 5.1.3 学术规范的目的 5.1.4 学术规范的作用 5.2 学术规范的范畴 5.2.1 学术研究基本规范 5.2.2 学术研究程序规范 5.2.3 学术研究方法规范 5.2.4 学术成果规范 5.2.5 学术评价规范 5.2.6 学术批评规范 5.3 学术失范与应对措施 5.3.1 抄袭和剽窃 5.3.2 伪造与篡改 5.3.3 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 5.4 地方高校青年学者社科研究素养误区与科学素养培养 5.4.1 地方高校青年学者社科研究素养误区 5.4.2 科学素养的体现与培育 第6章 信息检索 6.1 信息素养及相关概念 6.1.1 信息及信息资源 6.1.2 信息素养 6.1.3 学术素养 6.2 信息检索 6.2.1 信息检索的概念及类型 6.2.2 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步骤 6.2.3 信息检索效果评价 6.3 经济研究常用资源篇 6.3.1 中文学术资源 6.3.2 外文学术资源 6.3.3 其他经济研究资源信息来源途径 6.4 经济研究检索实例篇——学术热点和学术趋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