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居民生活消费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人口发展战略丛书

居民生活消费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人口发展战略丛书

  • 字数: 262
  • 出版社: 南京大学
  • 作者: 杨莉|责编:田甜//张倩倩|总主编:沙勇
  • 商品条码: 97873050862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在 宏观层次上开展居民生活消费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 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八章系统研究居民生 活消费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1章综述国内外该领域的 研究现状。第2章是全书的理论核心,阐述了生活消费 的内涵,分析消费系统的环境特征;从系统论、人口 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科技和历史学等角度 探讨生活消费的环境影响机制;阐述“三横三纵”的 消费需求以及消费需求升级的环境效应,探讨居民消 费需求增长和环境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阐述消费生态 学研究的若干设想。第3章以修正的生态足迹模型开展 消费环境压力的实证研究,分别计算1985—2016年江 苏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变化趋势、不同经 济发展区域以及不同收入群体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状 况,分析环境压力增长的驱动因素。第4章利用人均消 费生态足迹、主要生活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生活消费 支出等指标分别模拟生态型环境压力的EKC和污染型环 境压力的EKC,定量分析生活消费水平与环境压力的关 系。第5章采用灰色关联度、虚拟水等方法定量分析江 苏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环境压力。第6章构建居 民物质一环境需求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定量计算江 苏省城镇居民物质消费的环境协调性。第7章构建环境 友好型消费评价指标体系,计算1997—2016年江苏省 城镇居民环境友好型消费指数。第8章分析促进环境友 好型消费的若干障碍,提出优先实施的若干政策建议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可持续消费研究 1.2.2 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研究 1.2.3 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环境效应研究 1.2.4 消费主体的意识、行为与环境效应 1.2.5 计算方法研究 1.2.6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影响机制 2.1 消费系统论 2.1.1 消费及其特征 2.1.2 消费系统构成及其环境特征 2.1.3 消费主体的环境特征 2.1.4 消费品和服务的环境属性及替代性特征 2.1.5 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其环境特征 2.1.6 消费模式及其环境特征 2.2 消费的环境影响机制 2.2.1 消费的环境影响概述 2.2.2 消费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联系——系统论观点 2.2.3 消费的环境影响与人口因素——人口学视角 2.2.4 消费主义、过度消费与贫困问题——社会学反思 2.2.5 消费的环境外部性——经济学根源 2.2.6 线性消费模式的弊端——生态学观察 2.2.7 消费的环境效应与科技发展——科技两面观 2.2.8 消费和环境的耦合演变——历史学特征 2.3 消费需求增长和环境的矛盾 2.3.1 消费需求的构成和层次特征 2.3.2 消费需求升级的环境效应 2.3.3 消费策略的选择 2.4 消费生态学研究设想 2.4.1 研究意义和必要性 2.4.2 研究基本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居民生活消费增长的环境压力评估 3.1 江苏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变化特征 3.1.1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变化趋势与差异 3.1.2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趋势与差异 3.1.3 不同区域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差异 3.2 江苏省城乡居民物质消费量变化特征 3.2.1 城乡居民平均物质消费量变化趋势 3.2.2 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物质消费量特征 3.2.3 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物质消费量特征 3.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环境压力计算方法 3.3.1 生态足迹模型评价优势 3.3.2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3.3.3 数据处理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