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双色印刷21世纪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双色印刷21世纪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 字数: 531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编者:徐新华//于靖华//王飞飞//刚文杰//沈国民等|责编:刘涛//高凤春//臧程程
  • 商品条码: 97871116438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新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等编写,满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快餐式”毕业设计的需求,指导本科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 本书介绍了完整的空调设计步骤和设计内容,设计步骤按章序编写,并介绍了设备安装、使用与维护等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书中引入了负荷模拟软件以及气流组织模拟软件等先进的模拟软件计算方法,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的训练。并提供了完整的设计案例,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范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用书,也可供暖通空调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设计规范及室内外设计参数1 11设计规范及设计依据1 12气候分区及建筑热工的相关要求1 13室内设计计算参数4 14室外设计计算参数7 参考文献10 第2章负荷计算11 21节能设计11 22手算方法12 221空调冷负荷计算12 222供暖负荷计算23 223供热负荷计算30 23软件模拟计算方法31 231DeST软件介绍31 232DOE2软件介绍32 233EnergyPlus软件介绍32 24计算结果处理与表现形式33 241手算负荷计算结果处理33 242模拟软件计算结果处理35 参考文献37 第3章空调系统方案38 3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38 32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类38 33按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空气的来源 分类39 34按机械通风方式分类40 35按送风量变化分类41 36按送风管数目分类41 37空调系统的适用性41 参考文献42 第4章冷热源方案43 41冷热源形式及分类43 411冷水机组43 412热泵式冷热水机组44 413锅炉45 42冷热源组合方式47 43设计原则与相关标准48 431设计原则48 432冷热源系统能效等相关标准 要求50 433冷热源系统设计其他方面相关 标准要求54 44冷热源系统设备示例57 441电动冷水机组57 442溴化锂吸收式机组63 443热泵机组64 444锅炉72 参考文献76 第5章空调处理设备选型与计算77 51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77 511系统形式介绍77 512风机盘管与新风机组选型计算77 513设备选型81 52一次回风系统85 521一次回风系统的处理过程与 计算85 522空气处理机组选型87 523机组的安装、使用与维护91 参考文献92 第6章气流组织计算93 61气流组织方式93 611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93 612气流组织和送风口形式的分类94 62送风方式98 621侧向送风98 622孔板送风99 623散流器送风99 624喷口送风102 625条缝口送风102 63气流组织计算103 631手工计算103 632CFD数值模拟109 参考文献116 第7章风系统设计与计算117 71风系统设计基础117 711设计基本任务117 712风管的分类117 713常用风管尺寸117 714风管材料及形状118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目录72风管的沿程压力损失119 721通过公式计算沿程压力损失119 722通过查表计算沿程压力损失120 723标准计算表的套用144 73风管的局部压力损失144 731局部压力损失计算144 732局部阻力系数计算145 74风管系统压力分布146 741通风系统风管内的压力分布146 742空调系统风管内的压力分布147 75风管的水力计算149 751水力计算方法简述149 752通风、防排烟、空调系统风管内的 空气流速149 753风管管网总压力损失的估算法151 76风管的水力计算流程与示例152 77室内噪声标准与消声原理154 771噪声的来源154 772室内噪声相关标准要求154 773消声原理156 774消声器157 78消声设计158 79风系统的隔振减振158 参考文献159 第8章水系统设计与阻力计算160 81水系统设计原则160 82水系统分类160 821水系统的分类160 822一次泵系统161 823二次泵系统162 83水系统设计163 831水系统的最高压力点163 832管道及各设备的承压能力163 833管材选择164 834管内流速与管径选择164 835水系统水温、竖向分区及设计注意 事项165 836冷凝水的管径选择165 84冷冻水系统阻力计算166 841设备阻力与管道阻力166 842管道阻力计算方法166 843调节阀门阻力172 844冷冻水系统阻力估算示例172 85冷却水系统设计与阻力计算172 851冷却水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172 852冷却水系统阻力构成173 853冷却水系统阻力估算及示例173 86水管保温(保冷)174 861设备、管道保冷174 862设备、管道保温175 参考文献177 第9章水泵、冷却塔及附件178 91水泵178 911单台水泵的工作特性178 912水泵并联运行179 913水泵串联运行180 914水泵分类与型号180 915水泵示例182 916空调水系统设计与水泵187 917水泵选型188 92冷却塔189 921冷却塔基本原理189 922冷却塔的分类及其特点190 923标准设计工况与冷却塔的基本技术 参数193 924冷却塔标识及示例193 925冷却塔设计计算与选型200 926冷却塔设置要求等201 93膨胀水箱或定压罐202 931膨胀水箱定压202 932气压罐定压205 933变频补水泵定压206 94分/集水器206 941设计计算206 942设计示例207 95其他设备207 参考文献208 第10章多联机系统209 101多联机空调系统概述209 1011系统组成特点及原理209 1012系统分类209 1013系统工作范围210 1014系统应用场合210 1015多联机设备示例210 102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流程216 1021设计条件和冷负荷216 1022室内机制冷容量选择216 1023系统组成和室外机制冷容量 选择217 1024室外机及室内机实际制冷 容量计算217 1025室内机最终实际制冷容量 计算217 1026设计计算实例218 103系统制热能力校核220 1031热负荷计算条件220 1032室外机实际制热容量220 1033室内机最终实际制热容量221 1034辅助电热器容量选配221 1035设计计算实例221 104系统配管设计223 1041系统控制配线设计226 1042独立新风系统227 1043与热回收器组合使用227 1044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 系统新风处理机227 105设计注意事项228 1051室内机与室外机容量的匹配228 1052系统划分原则228 1053室外机的布置228 1054冷媒铜管的配置230 1055风管机噪声控制231 1056其他注意事项232 参考文献233 第11章通风234 111住宅通风系统 234 112公共厨房通风系统234 113公共卫生间通风系统235 114设备机房通风系统235 115车库通风系统236 116事故通风系统236 117通风设备选型与布置237 参考文献238 第12章冷热源机房设计239 121制冷机房设计239 122锅炉房设计239 参考文献240 第13章防排烟设计241 131建筑分类241 132防火分区242 133安全疏散243 134防烟分区与防排烟设施244 1341防烟分区244 1342自然排烟246 1343机械排烟248 1344排烟系统设计计算249 1345机械加压送风防烟250 135其他252 136计算示例252 1361正压送风量计算方式252 1362正压送风量计算示例254 1363排烟量计算示例256 参考文献257 第14章自动控制系统设计258 141自动控制设计基本步骤258 142传感器与执行器259 143风机盘管控制260 144空气处理机组控制261 1441定风量一次回风系统261 1442变风量一次回风系统(无变风量 末端)263 1443变风量一次回风系统(有变风量 末端)263 145新风机组控制265 146水系统控制266 1461水系统序列控制267 1462冷冻水泵控制268 1463冷却水泵控制268 1464冷却塔控制269 1465主机控制269 147优化控制269 参考文献271 附录272 附录A室外空气计算参数272 附录B(a)北京市外墙的冷负荷温度280 附录B(b)西安市外墙的冷负荷温度282 附录B(c)上海市外墙的冷负荷温度284 附录B(d)广州市外墙的冷负荷温度286 附录C(a)北京市屋面的冷负荷温度288 附录C(b)西安市屋面的冷负荷温度289 附录C(c)上海市屋面的冷负荷温度290 附录C(d)广州市屋面的冷负荷温度291 附录D玻璃窗温差传热的冷负荷系数292 附录E玻璃窗的传热系数294 附录F玻璃窗的构造修正系数Xg295 附录G玻璃窗太阳辐射冷负荷强度的地点 修正系数Xd296 附录H(a)北京市透过标准窗玻璃太阳辐射 的冷负荷强度297 附录H(b)西安市透过标准窗玻璃太阳辐射 的冷负荷强度300 附录H(c)上海市透过标准窗玻璃太阳辐射 的冷负荷强度303 附录H(d)广州市透过标准窗玻璃太阳辐射 的冷负荷强度306 附录I人体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309 附录J灯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312 附录K设备、器具显热散热的冷负荷 系数315 附录L参考书3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