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达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黄达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 字数: 130
  • 出版社: 广东经济
  • 作者: 黄达|责编:毛一飞|总主编:张卓元//高培勇
  • 商品条码: 97875454683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映射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 就,也是对中国改革与发展经验比较系统的总结。 本书以第一人称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的家国情 怀与学术成长经历,为记录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留下了 第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
黄达,1925年生,天津市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新中国金融学科主要奠基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中国金融学会会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2011年6月1日获得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4年荣获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目录
壹 进入学术领域之前 一 好好读书的观念根深蒂固 二 父亲教我三项基础本领,终身受益 三 解“四则”文字题,也许是小学阶段打下自己一生多少有些分析能力的根底 四 高中三年,在良好的教学传统中受到熏陶 五 在数学和语文方面打下的底子是使自己能够在学术领域终其一生的更为直接的本钱 六 读闲书,体察大干世界 七 观察社会,为后来的学术研究铺垫了一些感性知识 贰 进入终身从事的金融教学领域,拼力打基础 一 迈进了陌生的金融学科领域 二 “赶鸭子上架” 三 啃《资本论》 四 最初形成的基本理论观念 五 流通中货币量理论与总供需平衡 六 第一本教材——第一阶段的总结 叁 独立思考,立足实际,开拓宏观分析之路 一 独立思考,埋头理论探索 二 两门课,要不要并成一门 三 理论困惑之一: “外壳”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是否都是真实的货币 四 理论困惑之二:人民币与黄金 五 理论困惑之三:非现金转账结算是不是货币流通 六 理论困惑之四:存款、贷款,哪个在先 七 理论困惑之五:什么是“信贷差额” 八 怎样看待价格和工农产品比价剪刀差 九 《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第二阶段的总结 肆 为改革献策,为引进助力,致力学术建树 一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二 “徐徐上涨” 三 对通货膨胀的后续研究 四 信用膨胀 五 需要不断运用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分析框架剖析经济形势 六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 七 《货币银行学》 八 20世纪最后十年的学术探索和建言献策 l 九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伍 回归学科建设,探索学科源流 一 “货币银行学”前途未卜 二 关键是搞清“金融”概念,解决和平共处的问题 三 全力编著《货币银行学》的第三版——《金融学》 四 说明—个更深刻的理论背景:银行是否已经没有前途 五 货币银行学百年史 陆 放不下的心愿 附录 改革开放中走向市场机制的中国金融事业(节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