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画论导读(与历代画论名家一起品读国画之美)

中国画论导读(与历代画论名家一起品读国画之美)

  • 出版社: 上海人美
  • 作者: 编者:白巍//许珂//张益嘉|责编:姚宏翔|总主编:丁宁
  • 商品条码: 9787558614194
  • 版次: 1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画论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理论,作者精 心挑选出历朝能体现国画精髓的画论名篇,分别介绍 其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并结合历代名画,分析前人 理论思维要点,明确艺术创作规律,再梳理学界的相 关研究成果,拓展理论维度,力求呈现中国画理论诞 生、变化、发展的完整脉络,帮助广大中国画艺术爱 好者、高校师生理解传统国画美学,积淀绘画修养, 开拓精神世界,培养人文情怀。本书可作为美术、人 文学科相关人士及广大爱好者研究中国画论的理论基 础读物。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顾恺之《论画》(兼论《魏晋胜流画赞》) 第一节 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顾恺之的“传神”论 第二节 迁想妙得,置阵布势:顾恺之的人物画创作 第二章 谢赫《古画品录》(兼及姚最《续画品》) 第一节 气韵生动:绘画六法中的首要法则 第二节 画分六品:绘画品评的六个标准 第三节 披图可鉴:绘画的功能与地位 第三章 宗炳《画山水序》(兼及王微《叙画》) 第一节 以形媚道,澄怀味象:山水的“畅神”功能 第二节 卧游山水,神明降之:山水画的独立价值 第四章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第一节 教化人伦,书画同体:绘画的功能与源流 第二节 以气韵求其画:张彦远详解六法 第三节 从自然至谨细:绘画品评的五等 第四节 论画山水树石:山水画在唐代的变革 第五节 连绵润媚,刚硬如飞:顾陆张吴用笔的特点 第五章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第一节 1非常之体,不拘常法:“逸品”的提出 第二节 曲尽其妙,宛然如真:形神兼备的唐代绘画 第六章 荆浩《笔法记》 第一节 度物象而取其真:荆浩的“图真”论 第二节 图画之要:荆浩的绘画“六要” 第七章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第一节 如其气韵,必在生知:郭若虚论“气韵非师” 第二节 三家鼎峙,百代标程:郭若虚论北宋山水画 第八章 苏轼论画 第一节 士人画:不拘形似,借物寓意 第二节 诗画一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三节 常形常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 第九章 郭熙、郭思《林泉高致》 第一节 君子爱山水:山水画的功能与意义 第二节 身即山川而取之:山水画的“真” 第三节 山有三远:山水画中的空间观念 第十章 黄公望《写山水诀》 第一节 士人家风:山水画的画格新变 第二节 然润色:笔墨兼具与浅绛山水 第三节 法理兼容:山水画中的法与理 第十一章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第一节 画分南北,南顿北渐: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第二节 柔淡秀润,刚硬奇峭:南北二宗的绘画风格 第三节 如麻披散,如斧斫木:南北宗的笔墨特征 第四节 崇南抑北,南宗正脉:南北宗论的总结 第十二章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第一节 画与众画:绘画创作的根本法则 第二节 无法与有法:绘画创作的自我与创新精神 第三节 蒙养与生活:绘画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 第四节 资任与比德:绘画的主体与客体 第十三章 笪重光《画筌》 第一节 山川气象,林峦交割:山水画的布局与命意 第二节 虚实相生,无画即画:山水画中的留白与空境 第三节 山水真容,境辟神开:山水画中的实境、真境与神境 第十四章 王原祁《雨窗漫笔》(兼论《麓台题画稿》) 第一节 龙脉为体,开合起伏:山水画的结构与布局 第二节 笔墨依存,设色取气:山水画的笔墨与设色 第三节 向上研求,得意得气:山水画的仿古与摹古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