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行为研究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行为研究

  • 字数: 265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李燕|责编:郭彦辰
  • 商品条码: 97870102127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务院将“互联网+政务服务” 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专门印发文件,作 出全面部署。一些部门和地方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互联 网+政务服务”,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服务创 新典型不断涌现,政务服务创新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同 时也应看到,一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不均, 一些地区和部门仍需加快步伐;另一方面,一些“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大规模投入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本书以问题 为导向,运用全国范围内(上海、重庆、天津、沈阳、武 汉、成都、深圳与长沙)大规模的调研数据开展实证分析 ,分析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现状。关注公众 需求,基于用户使用行为的视角,构建概念模型,深入探 究用户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力图为调节“互联网+政务 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鼓励公众使用在线政务服务 、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获得感,提供切实可行的 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进展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现状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第二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行为研究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行为 第二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一、创新扩散理论 二、以行为意愿为基础的模型 三、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 四、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五、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第三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行为研究综述 一、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的理论探讨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行为的实证研究 三、电子政务公众使用行为研究的多元视角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若干述评 一、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 二、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章 过程视角下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第一节 概念框架的总体思路 第二节 立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使用意愿与实际使用的影响因素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调研设计与数据收集 第一节 调研设计 一、问卷设计与问卷测试 二、调研对象与调研范围 第二节 变量测量 一、使用意愿与实际使用模型的变量测量 二、持续使用意愿模型的变量测量 三、样本特征变量 第三节 数据收集和样本概况 第四节 数据分析方法 第五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质量与可靠性分析 第二节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一、使用意愿与实际使用模型相关概念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持续使用意愿模型相关概念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使用意愿与实际 使用行为模型结构方程分析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结构方程分析 第四节 分层回归分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