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色抗日先遣队殉难纪实

红色抗日先遣队殉难纪实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郜建辉
  • 商品条码: 97870102054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利,中央苏区危在旦夕。方志敏、寻淮洲、刘畴西、 粟裕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 发,以调虎离山之计,掩护主力红军战略转移,转战闽、 赣、皖四省数十个县(市)广大地区,行程5000余里,历 时6个多月。曾一度逼近国民党统治区福州、南京、杭州 等大城市和区域,为牵制国民党军队,配合中央红军战略 转移,付出了极大牺牲。他们沿途揭露日军侵略罪行和蒋 介石不抵抗政策,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为扩大党 和红军的影响,促进闽东、闽北、浙西、浙南、皖赣、皖 南苏区和游击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组织上的宗派主 义,战略战术决策上的严重失误以及孤军深入,敌我力量 悬殊、环境恶劣等原因,最后陷入绝境,除粟裕等800多人 突围外,余部包括方志敏、寻淮洲、刘畴西等主要领导人 在内,先后阵亡、被俘、就义。 本书描写的正是这段可歌 可泣的历史。作者独辟蹊径,采用22个篇目,抓住某些“ 特写镜头”,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纪实写来,回答了这 支队伍及其领导人的成败、功过、是非的一些具体情节。
作者简介
...
目录
序 第1章 血战中诞生的新军团 “美国英国不如兴国,南京北京不如瑞金” 临时中央迁往瑞金后的险局 林彪指挥中央军作策应,彭德怀率东方军横扫闽西, 蔡廷锴不愿为蒋介石卖命 塞克特与李德——两个德国人在中国的较量 血战中诞生的红七军团 第2章 先遣队秘密出师 红一军团长林彪、红七军团长寻淮洲是令国民党军胆寒的苏区“两雄” 18岁的寻淮洲以过硬的军事指挥才能,迅速升任红三十五师师长 “图上作业”专家李德使红军再一次失去了打破“围剿”的良机 大军压境,擅长军事的毛泽东这一回作的却是“经济报告” 广昌保卫战:毛泽东谓之“叫化子与龙王比宝”,彭德怀叫骂“崽卖爷田心不疼” 派一支尖刀部队跳出重围,引开敌人,23岁的军团长率师出发 第3章 突击闽中 围魏救赵 先遣队希望能像太平天国的陈玉成打破江北大营一样,解除苏区北面的威胁 “闽道更比蜀道难” 先遣队攻占闽中大田,蒋鼎文惊呼后院起火 蒋介石不上当,红七军团未能引开敌人,红六军团奉命西征 北上第一步,偷渡闽江 第4章 寻罗联手 东线行动 从奴隶到将军,罗炳辉统率的红九军团被周恩来称为“战略骑兵” 红九军团侧翼掩护,红七军团顺利进军 “军团长,这是什么怪船?”——国民党给红军送来了一船军需品 东线行动——历时50天,行程1800多华里 第5章 北上东进 战旗飘扬 赋闲的毛泽东接受《红色中华》采访 军委命令:改北上为东进,袭击福州 邓小平主持的((红星报》上作的最早的记录 1934年8月1日,正式亮出先遣队的旗帜又以方志敏、罗炳辉的名义迷惑敌人 第6章 福州城下的硬仗 陆海空立体防卫,福州城固若金汤 占领水口,逼近福州 两度强攻未得手,红军伤亡八百 红七军团失利,周恩来宣布:“不打任何抗日的部队”;中宣部印发了100条标语 第7章 罗源大捷震中外 重返苏区,犹鱼入海 寻淮洲与粟裕商定:打下罗源城再说 活捉县长,毙敌千人 中央局发出《为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白区党的信》 美、法军舰驶入罗源湾“保护侨民” 第8章 寻叶合作闹闽东 中央严令:闽东一带莫停留 扶摇村军民联欢会,动人的故事原来是红军有意编排的 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叶飞来了 闽东独立团是先遣队的好向导 中央代表曾洪易行使监督权,红七军团只得开拔 先遣队内部争吵,乐少华行使“政委最后决定权” 第9章 驰骋浙西 威胁南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