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法讲义(Ⅰ总则第3版)/法学精品教科书译丛

民法讲义(Ⅰ总则第3版)/法学精品教科书译丛

  • 字数: 657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日)山本敬三|译者:解亘
  • 商品条码: 9787301206188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0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5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法讲义I·总则(第3版)》是日本当代民法教科书里精当和细致的典范,新颖的法学讲义模式在日本法学界享有广泛赞誉。本书易懂但不浅显,编写由浅入深、逻辑严谨,大量的引证注释几乎囊括了日本相关领域发展至今天的主要成果。对于民法的学习相当的有益。
作者简介
  山本敬三,京都大学法学教授。日本知名民法学者。解亘,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目录
目 录_x000D_ _x000D_ 要件事实、规范构造分析的意义及本书中表格的读法_x000D_ _x000D_ _x000D_ 凡例_x000D_ _x000D_ 1 法律学的学习意味着什么_x000D_ _x000D_ Ⅰ 序_x000D_ _x000D_ Ⅱ 学习法律学是背诵六法全书吗_x000D_ _x000D_ 1 一般人对法律的印象 2 为什么仅仅熟记六法全书成不了法律家 _x000D_ _x000D_ Ⅲ 判例和学说的作用_x000D_ _x000D_ 1 判例的作用 2 学说的作用 _x000D_ _x000D_ Ⅳ 结语——法律学的学习意味着什么_x000D_ _x000D_ _x000D_ 2 民法的全貌_x000D_ _x000D_ Ⅰ 序_x000D_ _x000D_ Ⅱ 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_x000D_ _x000D_ 1 公法与私法 2 作为私法基本法的民法 _x000D_ _x000D_ Ⅲ 民法的对象——财产法与家族法_x000D_ _x000D_ 1 家族法 2 财产法 _x000D_ _x000D_ Ⅳ 财产法的基本构造_x000D_ _x000D_ 1 所有与契约 2 财产法的基本构造——物权与债权 _x000D_ _x000D_ Ⅴ 民法典的构成_x000D_ _x000D_ 1 潘德克吞模式的采用 2 构成的概要 _x000D_ _x000D_ Ⅵ 民法总则的涵义和构造_x000D_ _x000D_ 1 何谓民法总则 2 民法总则的基本构造 3 本书的构成 _x000D_ _x000D_ Ⅶ 日本民法的历史_x000D_ _x000D_ 1 民法典的成立史 2 民法学史 3 民事立法的展开 _x000D_ _x000D_ 3 权利能力、意思能力、行为能力_x000D_ _x000D_ Ⅰ 序_x000D_ _x000D_ Ⅱ 权利能力_x000D_ _x000D_ 1 何谓权利能力 2 权利能力的始期 3 权利能力的终期 _x000D_ _x000D_ Ⅲ 意思能力_x000D_ _x000D_ 1 何谓意思能力 2 无意思能力的效果——无效 _x000D_ _x000D_ Ⅳ 行为能力_x000D_ _x000D_ 1 何谓行为能力 2 行为能力制度的修改——成年监护制度的创设 _x000D_ _x000D_ Ⅴ 意思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关系_x000D_ _x000D_ 1 效果的异同 2 竞合问题——无效与撤销的二重效果 _x000D_ _x000D_ 4 行为能力各论 Ⅰ_x000D_ _x000D_ Ⅰ 序_x000D_ _x000D_ Ⅱ 成年监护的问题构造_x000D_ _x000D_ 1 制度整体的构造 2 法定监护的问题构造 _x000D_ _x000D_ Ⅲ 法定监护 Ⅰ——监护_x000D_ _x000D_ 1 监护的开始 2 监护开始的效果 3 监护的终止 _x000D_ _x000D_ Ⅳ 法定监护 Ⅱ——保佐_x000D_ _x000D_ 1 保佐的开始 2 保佐开始的效果 3 保佐的终止 _x000D_ _x000D_ Ⅴ 法定监护 Ⅲ——辅助_x000D_ _x000D_ 1 辅助的开始 2 辅助开始的效果 3 辅助的终止 _x000D_ _x000D_ Ⅵ 任意监护_x000D_ _x000D_ 1 任意监护的必要性 2 任意监护契约的成立 3 任意监护契约的效力_x000D_ 4 任意监护契约的终止 _x000D_ _x000D_ 5 行为能力各论 Ⅱ·失踪_x000D_ _x000D_ Ⅰ 序_x000D_ _x000D_ Ⅱ 未成年人_x000D_ _x000D_ 1 未成年人与保护人 2 未成年人所为之法律行为的效力 _x000D_ _x000D_ 3 撤销之情形的效果 _x000D_ _x000D_ Ⅲ 对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相对人的保护_x000D_ _x000D_ 1 相对人的催告权 2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诈术 _x000D_ _x000D_ Ⅳ 失踪_x000D_ _x000D_ 1 住所 2 不在人的财产管理 3 失踪宣告 _x000D_ _x000D_ 6 法律行为总论_x000D_ _x000D_ Ⅰ 序_x000D_ _x000D_ Ⅱ 法律行为概念的涵义_x000D_ _x000D_ 1 法律行为 2 准法律行为 _x000D_ _x000D_ Ⅲ 法律行为制度的基本原理_x000D_ _x000D_ 1 私域自治和契约自由 2 私域自治、契约自由存在的问题 _x000D_ _x000D_ 3 对私域自治、契约自由的介入 _x000D_ _x000D_ Ⅳ 法律行为法的问题构造_x000D_ _x000D_ 1 法律行为的效力——基本型 2 法律行为的效力——代理 _x000D_ _x000D_ 7 法律行为的成立、解释_x000D_ _x000D_ Ⅰ 序_x000D_ _x000D_ Ⅱ 总论——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_x000D_ _x000D_ 1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2 意思表示的涵义和构造 3 意思表示的基本原理 _x000D_ _x000D_ Ⅲ 意思表示的成立_x000D_ _x000D_ 1 表示行为是否需要 2 效果意思是否需要 3 表示意识是否需要 _x000D_ _x000D_ Ⅳ 意思表示的生效_x000D_ _x000D_ 1 意思表示的生效时期 2 表意人死亡和丧失行为能力所产生的影响 3 基于公示的意思表示 _x000D_ _x000D_ Ⅴ 法律行为的解释_x000D_ _x000D_ 1 何谓法律行为的解释 2 契约的解释 _x000D_ _x000D_ 8 心里保留和虚伪表示_x000D_ _x000D_ Ⅰ 序_x000D_ _x000D_ Ⅱ 心里保留_x000D_ _x000D_ 1 何谓心里保留 2 基于心里保留之意思表示的效力 _x000D_ _x000D_ 3 意思的存在与否和心里保留——以借用名义的事件为素材 _x000D_ _x000D_ Ⅲ 虚伪表示_x000D_ _x000D_ 1 何谓虚伪表示 2 虚伪表示的效力 _x000D_ _x000D_ 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