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企改革历程(1978-2018上下)

国企改革历程(1978-2018上下)

  • 字数: 76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编者:国企改革历程编写组
  • 商品条码: 97875136539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7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企改革历程 1978—2018》共分总论、分论、案例三大部分:总论部分着眼于对四十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进行回顾梳理,以宏观叙事来展现国有企业改革四十年光辉历程,总结四十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和弥足珍贵的基本经验;分论部分用十个专题介绍了四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在各领域进行的实践探索;案例部分收集了一批能反映国有企业改革进展成果的典型经验材料及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改革等不同层面的若干案例。 《国企改革历程 1978—2018》在收集梳理大量宝贵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科学性、可读性,是推动、研究国企改革不可多得的专著,既可作为国企改革政策查阅的案头用书,也可作为国企改革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研究国企改革历程的史学重要参考,同时也是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国企改革历程 1978—2018》由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国资委及广大中央企业、地方企业、专业研究机构逾二百人、历时一年编写完成。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同志担任主编。
目录
上册总论 第一章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 第二章历史性成就、基本经验与改革前瞻 分论 第三章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第四章建立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五章劳动、人事与考核分配制度改革 第六章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七章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第八章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优化 下册分论 第九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十章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第十一章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第十二章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典型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目录(上册) 总论 第一章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从放权让利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二、实行经济责任制 三、实行两步“利改税” 四、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六、其他重要改革 第二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一、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抓大放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结构 三、打好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攻坚战 四、做好减员增效、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五、进一步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 第三节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深化 一、建立完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体系与法规政策体系 二、建立完善财务、产权、考核、薪酬、资本收益等制度 三、推进和规范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四、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 五、加强风险管理推进管理提升 六、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 七、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作用 第四节新时代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主体框架 二、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个“示范工程” 三、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 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 五、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六、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七、积极稳妥开展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元化改革 八、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九、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 第二章历史性成就、基本经验与改革前瞻 第一节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性成就 一、国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二、引领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三、履行社会责任的排头兵 四、对外交流合作的引领者 第二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五、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 六、坚持不断增强企业活力 七、坚持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八、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 九、坚持试点先行与统筹推进相结合 第三节国有企业改革与重大理论和制度创新 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伟大创举 二、重大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第四节国有企业改革的前瞻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和历史性伟大 成就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形势 三、新时代坚定不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深化 分论 第三章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第一节股份制改革初步探索 一、股份经济与股份制企业的产生 二、改革初期对股份制的探索 三、股份制试点的推进 四、早期资本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国企改革走向制度创新之路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三、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规范 四、改制上市加速推进 第三节规范推进和深化企业改制 一、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二、推进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第四节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历史性突破 一、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二、基本完成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 三、稳妥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 四、上市公司成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启示与前瞻 第四章建立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节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探索 一、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二、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三、确立国营企业领导体制“三句话”方针 第二节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 一、《公司法》明确各类公司组织机构的构成 二、初步形成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框架 第三节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 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 二、开展规范董事会建设试点工作 三、坚持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 第四节新时代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 一、明确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 二、确立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三、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四、开展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 启示与前瞻 第五章劳动、人事与考核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节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路径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第二节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一、国资委成立前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沿革 二、国资委成立后推动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探索 三、新时代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探索 第三节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制度改革 一、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早期探索 二、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从无到有 三、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逐步完善 四、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进入新时代 第四节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 一、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改革历程 二、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 第五节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 一、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初期探索 二、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逐步规范 三、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体系健全完善 启示与前瞻 第六章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一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起步 一、产权概念逐步明晰 二、探索调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向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过渡的探索 一、成立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二、开展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 三、探索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形式 四、撤销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专业经济部门 五、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催生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三节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建立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 二、出台《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三、出台《企业国有资产法》 四、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建成 五、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工作实践 六、国有企业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第四节新时代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 二、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 三、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四、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五、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制度体系 七、推动法治央企建设 启示与前瞻 第七章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第一节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模式的演进 一、利润全额上缴 二、实行“利改税” 三、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四、实施税利分流 第二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提出 一、建立现代产权和会计制度 二、建立政府复式预算体系 三、建立明确出资人代表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四、部分地方先行先试 第三节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一、确立功能定位 二、明确收支范围 三、确定编制规则 四、探索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 第四节新时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发展实践 一、以管资本为主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二、完善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 三、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着力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绩效管理 启示与前瞻 第八章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优化 第一节2012年以前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措施 一、“抓大放小”思路的形成 二、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三、三年改革脱困攻坚 四、重大行业性重组 五、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的中央企业主业管理 六、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的中央企业重组整合 第二节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 二、化解过剩产能 三、开展“处僵治困” 四、推进降杠杆减负债 五、完善主业管理 六、推动兼并重组 第三节从集团试点到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一、企业集团的产生 二、推进第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试点 三、进一步深化大型企业集团试点 四、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积极发展大公司大集团 五、做强做优与管理提升 六、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第四节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变化与趋势 一、国有资本总量增长,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二、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三、贯彻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启示与前瞻 目录(下册) 分论 第九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演变和实践探索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政策的演变 二、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探索 第二节新时代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配套与贯彻落实情况 三、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展 四、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展 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经验 第三节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一、2012年以前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历史沿革 二、新时代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 启示与前瞻 第十章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第一节企业内部监督 一、企业治理结构监督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督 三、职工代表大会监督 四、厂务公开监督 五、企业内部责任追究 第二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监督 一、财务审计监督 二、产权监督 三、外派监事会监督 四、推进信息化监管 第三节信息公开监督 一、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的相关政策 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的探索实践 第四节全国人大的监督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国有资产管理专项工作报告沿革 二、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 第五节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体系 一、责任追究工作的早期探索 二、责任追究制度的逐步推进与实践 三、进一步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体系 启示与前瞻 第十一章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第一节探索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 一、以撤销国有企业办公安机构为起点 二、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中的探索 三、在全国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 四、推进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 第二节新时代深入推进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 一、分离移交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 二、剥离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机构 三、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 第三节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 启示与前瞻 第十二章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第一节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工作中心转移 一、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 二、在国有企业推进全面整党 三、突出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 四、按照“四化”方针建强干部队伍 第二节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一、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二、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三、开展“三讲”教育 四、推进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工作 第三节建设与国有资产监管相适应的党建工作体制 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创建“四好”领导班子 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七、加强纪检巡视工作 第四节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 一、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二、开展党内主题教育 三、实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 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五、加强纪检监察工作 六、不断深化巡视监督 七、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启示与前瞻 典型案例 地方政府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案例 中央企业改革案例 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96家中央企业名单(2018年12月31日) 附录2国企改革“1+N”文件(部分)(截至2019年4月) 附录3国务院国资委令(现行有效) 附录4 2005—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确定实行董事会试点的19户中央企业 名单 附录5 1997年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名单 附录6 1991年、1997年国务院分两批确定的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 名单 附录7 1994年国务院确定的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名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