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动力与秩序(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与转向1895-1995)(精)/高瑞泉作品系列

动力与秩序(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与转向1895-1995)(精)/高瑞泉作品系列

  • 字数: 357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高瑞泉
  • 商品条码: 97875495933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围绕社会哲学的双重焦点,中国现代三大哲学派别分别从客体、主体和主客体交互作用出发提出其社会动力学;又分别以平等、自由和历史连续性为基点,各自提出其社会秩序原理,并为其理想做出哲学辩护。基于宏阔的历史背景,本书围绕对“动力与秩序”的哲学论辩作深度的分析,提供了理解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新视角和新方式。
作者简介
高瑞泉,哲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至1988年师从哲学家冯契攻读中国哲学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作为时代之自我理解的哲学史研究 第二节 中国现代哲学的书写方式 第三节 文化精神的历史性转向 第四节 观念史的社会哲学考察 第二章 救亡与求道 第一节 失序的危机与儒家的分化 第二节 “天演哲学”与中国道路的探寻 第三节 “不忍人之心”与大同世界 第四节 “仁以通为第一义”与“以心力挽劫运” 第三章 革命世纪的社会动力学 第一节 革命世纪 第二节 动力的追寻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开展 第四节 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线与秩序原理 第五节 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 第四章 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 第一节 从“意欲论”“心本论”到道德理想主义 第二节 秩序的重建 第三节 儒家社会主义还是儒家自由主义 第五章 后启蒙时期的理想世界 第一节 启蒙的遗产与反思 第二节 大陆新儒学:从心性儒学到政治儒学 第三节 “主体性”及其分化与消隐 第四节 重建“信德” 第五节 新轴心时代与世界秩序的重构 征引文献举要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