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欧洲卷)(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欧洲卷)(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 字数: 488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编者:方维规|总主编:黄卓越
  • 商品条码: 97873032289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2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面对一种别样的文化,亦即中国历史文化中别样 的文学艺术及其哲学背景,西方学者在中国文论研究 中有着大量介绍性文字,这既由于其对研究对象很陌 生,也由于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为西方读者撰述。另外 ,西方学者考察中国文论,或多或少会带着西方人的 目光,也就是他们所熟知的西方文学传统和理论,这 就常能显现出中西比较的倾向。正是这种视野的融合 ,时常能够见出独特的视角、分析乃至创见,或提出 一些中国人不会问的问题。
作者简介
...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19世纪欧洲对中国文学的基本认识(以百科全书和德语区相关研究为中心) 一、19世纪欧洲百科全书中的中国文学 二、19世纪上半叶德语区之语言文学史著述中的中国文学 第二章 中国文论在法国 一、文学中国在法国(16世纪至19世纪) 二、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法国中国文论 三、20世纪法国汉学的文学和文论研究转向 第三章 德国的中国文论研究 一、导言 二、德邦: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lz 三、德邦论《沧浪诗话》 四、马汉茂论《李笠翁曲话》 五、傅熊论《诗品》 六、卜松山与《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 第四章 中国文论在俄苏 一、中国文学知识在俄国的早期积累 二、阿列克谢耶夫与中国文论在俄罗斯的传播 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中国文论研究 第五章 意大利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 一、引言 二、早期的中国文学研究:传教士汉学与世俗汉学(1600-1960) 三、中国文论研究的开场与发展(“二战”以后) 四、意大利“中国文论”研究的繁荣时期 五、史华罗与“情感论”研究 六、结论 外编 发明中国,抑或从中国美学中发明思想——朱利安关于中国美学的研究 一、朱利安汉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二、对朱利安汉学研究的回应 三、淡(fadeur):中国审美理想 四、势(propension):审美运作机制 五、迂回(detour):意义的微妙性 六、裸体(1e nu)的缺席,或形式的缺席 七、大象无形,本源性的中国绘画 八、间:思想工具或对话场地——朱利安与成中英之间关于“对话之可能性”的对话 九、结语 中西文人名对照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