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灵巧引信设计基础理论与应用/高效毁伤系统丛书

灵巧引信设计基础理论与应用/高效毁伤系统丛书

  • 字数: 460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张合//李长生
  • 商品条码: 9787568266512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1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灵巧引信是在机械、机电、近炸引信发展基本成熟之后,正在逐步完善设计理论的一类新引信,它具有可装定、可探测、可处理、可控制四种特点与性能。作者在带领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开展灵巧引信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三十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在完成多个灵巧引信型号后,分别获得两项国家技术进步奖和多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与发明奖成果的支撑上,系统的总结了多种弹药用灵巧引信的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为灵巧引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填补了国内外在灵巧引信领域的空白,可作为指导研究院所、工厂技术人员的灵巧引信设计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教材与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张合,男,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灵巧与智能引信技术、引信新型探测技术、武器系统与引信交联技术等。军委科技委引信技术专家组组长、086高效毁伤专项专家组成员,《兵工学报》和《探测与控制学报》编委、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弹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机电工程研究所所长。主持并完成国防 “十一五”“十二五”等多项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金、博士点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二十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1)、省部级科技发明与进步二等奖以上6项(排名第1),已培养硕士、博士与博士后80余名,发表论文1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1项。李长生,男,工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2012年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引信装定技术,侵彻引信技术。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防预研基金3项,参与多项武器装备型号及横向课题的研究,其中担任型号副总师1项,为主参与的某型引信已完成定型并列装,相关技术成果于201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灵巧化与智能化弹药、引信的定义 1.2 灵巧化与智能化弹药的发展 1.3 引信与灵巧引信发展概述 1.4 目前灵巧化与智能化引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 灵巧引信的发展方向 1.5.1 引战配合 1.5.2 灵巧引信的设计基础理论与规范 1.5.3 引信的可装定性 1.5.4 引信的可探测性 1.5.5 引信的可处理性 1.5.6 引信的可控制性 1.6 本书的内容安排 第2章 灵巧引信设计理论基础 2.1 引信信息交联设计理论 2.1.1 概述 2.1.2 引信信息交联的基本方式 2.1.3 引信信息交联设计理论 2.1.4 引信信息交联的技术体系 2.1.5 引信信息交联实例 2.2 引信环境与目标探测理论 2.2.1 概述 2.2.2 引信环境探测理论基础 2.2.3 引信目标探测理论基础 2.3 引信信号快速处理理论 2.3.1 引信信号处理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2.3.2 引信信号处理器的选择 2.4 引信过程控制理论 第3章 单兵火箭弹灵巧引信设计理论与应用 3.1 任务、约束、时空识别与过程控制分析 3.2 信息交联基础理论 3.2.1 引信信息交联工作原理 3.2.2 信息编码设计 3.2.3 信息双向传输技术 3.3 环境探测基础理论 3.3.1 引信自主测速理论 3.3.2 激光半主动目标方位探测理论 3.4 信息快速处理与起爆控制基础理论 3.4.1 引信作用时间修正技术 3.4.2 低速飞行器弹道修正启动特性与激光四象限探测自适应增益控制 3.5 单兵火箭弹灵巧引信设计实例 3.5.1 某单兵定距引信设计实例 3.5.2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激光脉冲探测系统设计 第4章 小口径灵巧引信设计理论及应用 4.1 概述 4.2 小口径弹药任务、约束与时空识别分析 4.3 小口径灵巧引信信息交联基础理论 4.3.1 电磁感应交联理论 4.3.2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4.4 小口径灵巧引信探测理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