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针灸穴名寻根(细说500个针灸穴名)

针灸穴名寻根(细说500个针灸穴名)

  • 字数: 262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张载义
  • 商品条码: 978751323750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9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针灸穴名的寻根溯源之作,寻根一方面 是以严谨的典籍考证为依据,阐述穴名的出处;另一 方面,根据穴名的字词含义,探寻其天文地理、社会 形态、古代建筑、人物故事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力 求对针灸穴位的命名做出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使读者 在读懂穴名的同时能够由表知里(解剖结构)、顾名 知用(主治功效)、见名求位(腧穴定位)、提高学 养。解读针灸穴名之后,本书还附有300余条穴名谜语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读者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
作者简介
张载义,主任医师,教授。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习中医,1962年即从事于针灸临床,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南京中医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曾先后担任过安徽中医药大学(原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针法灸法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针灸杂志》编委、上海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目录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腧穴名称的产生及其变化 一、针灸初始无穴名 二、孔穴初定用代名 三、理论形成巧命名 四、多名孔穴须分明 第二节 腧穴的命名 一、以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命名 二、以体表的自然标志与解剖部位命名 三、以脏腑器官的名称及相关学说命名 四、以经络学说的循行关系命名 五、比拟命名 六、借用古代已有的名词命名 七、根据疾病的症状名称命名 八、根据穴位的功能主治命名 第二章 细说经穴名称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9.太渊 10.鱼际 11.少商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1.商阳 2.二间、三间 3.合谷 4.阳溪 5.偏历 6.温溜 7.下廉、上廉 8.手三里 9.曲池 10.肘髎 11.手五里 12.臂臑 13.肩髃 14.巨骨 15.天鼎 16.扶突 17.口禾髎 18.迎香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1.承泣 2.四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