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本论及其手稿对资本颠倒性的批判--基于经济哲学视域解读

资本论及其手稿对资本颠倒性的批判--基于经济哲学视域解读

  • 字数: 23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赵吕生
  • 商品条码: 97870102131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颠倒”是一个反 复多次出现的词语。在马克思的语境里,“颠倒” 是一个哲学概念,“颠倒”特性是资本整个运动过 程中衍生的本质属性。本质层面与表象事实逐步多 重的“颠倒”性,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再生产过 程始终。这种“颠倒”性决不仅仅存在于资本生产 结构中,它合乎逻辑地延展至资本日常生活的表象 场域,并且,继续布展于其理论化的领域。马克思 对资本有机生命体过程的“颠倒”及其特性,进行 了历史性剖析与深刻批判。首先,马克思剥离出资 本在本质层面的事实存在的“颠倒”性假象。在此 基础上,这种“颠倒”性的社会结构依据其自身逻 辑运演,这种“颠倒”性假象一定会推移到资本日 常生活中,一系列的外在表象形式中去。马克思继 续分析考察这些被资本逻辑,进一步“颠倒”的现 实假象,并且,揭示与阐明其中“颠倒”过程的内 在运行机制。最后,马克思揭露资本在观念领域的 “颠倒”性假象,也就是说,揭穿资产阶级政治经 济学理论体系,这种思想维度的“颠倒”性。总而 言之,马克思通过层层剥离与揭露资本,所具有的 “颠倒”特性及其深层本质,逐步展开对资本这种 事实层面与观念领域“颠倒”性的揭穿与批驳。从 而,马克思完成对资本与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建 构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科学根基。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简单商品经济的“颠倒”特性 第一节 商品与“颠倒”性 第二节 商品生产过程的“颠倒”特性 第三节 商品流通过程的“颠倒”特性 第二章 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二节 资本主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工资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三章 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一节 资本循环过程中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二节 资本周转过程中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一节 利润到平均利润形成过程中生发的“颠倒”性假象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息资本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地租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五章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颠倒”特性及其批判 第一节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颠倒”性 第二节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颠倒”性 第三节 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颠倒”性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